罗浮山下书逸人壁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

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

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

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海上的亭台隐在山间雾气中,购买时它的宁静不求钱财。
不要说白天催促人变老,自古以来丹砂就能让人保持青春。
渔夫还没从深深的竹林中归来,依旧在琴声和酒壶边留恋落花。
这里仿佛是人迹罕至的仙境,谁能告诉我这是罗浮山的第几天呢?

注释

亭台:指建筑物,此处可能指海边的亭子。
山下烟:山间的雾气,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华发:白发,代指年老。
丹砂: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渔钓:渔夫垂钓,描绘田园生活。
落花边:形容环境优美,有花儿盛开的地方。
无人境:人迹罕至的地方,象征着隐秘或超脱尘世。
罗浮:古代名山,这里可能暗示神秘或仙境。
第几天:询问时间,暗示时间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景象,诗人在罗浮山下的亭台之中,享受着远离尘世的幽邃生活。"买时幽邃不争钱"表明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珍视,不以金钱来衡量。在这里,诗人似乎已经超脱了俗世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自在。

"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道家修炼之术的向往。"白日"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丹砂"是道教修炼中追求的长生不老之物,"驻少年"则是希望永葆青春。

接下来的两句"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景。"渔钓未归"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志同道合的友人,尚未离开这片宁静之地;而"琴壶犹恋"则展现了对美好事物不忍离去的情怀。

最后两句"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悟。在这无人的山野里,日复一日,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具体的日期,只知道自己在罗浮山下度过了若干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金陵道中寄

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

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

峤翠藏幽瀑,枝风下晓禽。

忆君秋欲尽,马上秣陵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信州闻通寺题僧砌下泉

细声从峤足,幽淡浸香墀。

此境未开日,何人初见时。

耗痕延黑藓,净罅吐微澌。

应有乔梢鹤,下来当饮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海

倾腾界汉沃诸蛮,立望何如画此看。

无地不同方觉远,共天无别始知宽。

文魮隔雾朝含碧,老蚌凌波夜吐丹。

万状千形皆得意,长鲸独自转身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南海旅次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