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尹志平的《凤栖梧》描绘了一位历经沧桑的修道者形象。首句“山后三阳都历遍”暗示了主人公遍游名山大川,寻求内心宁静的经历。"宣德朝元,不晚须相见"表达了他对道法自然、与天地合一的追求,认为早晚有一天会在修行中与真理相遇。
"数载师前人事倦",描述了他在师门中多年学习,感到疲惫和厌倦世俗人事,反映出对红尘纷扰的疏离。“区区独自随风转”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几度天长曾发愿”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即使在漫长岁月里,他也曾多次立下宏愿。“粝食粗衣,隔断人情面”展现了他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的生活选择,宁愿过着简朴的生活,以避免世俗情感的牵绊。
最后两句“富贵荣华无意恋,不如岩下成修炼”,直接揭示了主人公对于富贵荣华的淡漠,他更愿意在山岩之下潜心修炼,追求内心的清净和精神的升华。整首词通过描绘修道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道义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