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词二首(其一)

吴中女儿绝可怜,裁得春衫称少年。

身未嫁夫无处著,至今留在母床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吴地少女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生活境遇与情感世界。诗中的“吴中女儿”形象鲜活,她裁制出合身的春衫,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憧憬。然而,诗句中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淡淡的哀愁——“身未嫁夫无处著”,暗示了这位少女尚未婚配,衣裳无处安放,可能是因为未婚状态而感到某种社会或个人的束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至今留在母床边”一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既是对少女独立自主精神的肯定,也隐含着对传统婚姻观念下女性命运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构建,不仅刻画了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生活状态,还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议题,即女性的自由选择与传统约束之间的冲突。胡奎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间的普遍意义,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社会与历史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女词二首(其二)

二八吴女儿,画桨摇春煖。

贪看双鸳鸯,采菱归日晚。

形式: 乐府曲辞

征妇词

妾身愿如弓上弦,万里随郎长在边。

郎身莫如弦上箭,一去无还不相见。

堂上阿婆今白头,妾守空闺郎远游。

请郎看取门前树,上有慈乌不飞去。

形式: 乐府曲辞

去妇词三首(其一)

出户心悄悄,中情向谁道。

吞声不敢啼,又恐傍人笑。

妾有嫁时镜,请郎留自照。

镜里见新人,还思旧人貌。

形式: 乐府曲辞

去妇词三首(其二)

东山生兔丝,西山生蒺藜。

二物不相偶,美恶人自知。

妾有堂上姑,妾有怀中儿。

生儿未及长,姑老将何依。

妾今别夫去,裴回向何处。

他日黄泉相见时,墓前莫种相思树。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