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庵

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

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

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

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

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

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

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静庵》由明代诗人朱升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静庵这一处宁静之所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三圣妙传心,心体存于静”开篇即点出静庵之静,暗含着道家三圣(老子、庄子、列子)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是智慧的源泉。接着“执中又三言,近来惑未省”则进一步阐述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内心保持中正平和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迷惑不解状态的反思。

“诗书每谆切,邹鲁犹衍永”两句,诗人借以表达对古代经典著作的重视与推崇,以及这些知识在传承中的永恒价值。邹鲁之地,自古以来便是文化昌盛之地,此处引用邹鲁,意在强调知识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德性敬所尊,放心闲弗骋”则转向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强调,认为应以敬畏之心对待道德规范,避免放纵自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归根乃春茁,用晦岂灰冷”运用自然界的生长现象,比喻人应当回归本真,如同春日新芽般生机勃勃,而不是在黑暗中变得冷漠无情。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富有深意。

“彼所谓善刀,我所谓尚褧”通过对比,指出真正的智慧与修养并非表面的华丽,而是内在的谦逊与节制,如同宝剑藏锋,外显朴素。

“寥寥越千祀,舂陵一提醒”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但静庵的存在仿佛是对过往智慧的提醒,唤起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紫阳书满家,鼻端最机警”提到宋代大儒朱熹,其家中藏书丰富,对学问充满敏锐的洞察力,以此象征知识的力量与智慧的光芒。

最后,“南州今孺子,名庵在近境。明当从之游,飞度韩田岭”展望未来,诗人期待与年轻一代共同探索知识的奥秘,前往静庵所在的韩田岭,寓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静庵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知识、智慧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1)

朱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休邑唐明府哭弟韵

执手忆长路,托体悲高原。

何论手足恩,常情可忍言。

公家此令弟,高怀寄林园。

文章丽以则,善庆子又孙。

元方人所钦,清流想同源。

帷巾所讲贯,华藻相翩翻。

人生会有归,橐钥吐复吞。

修短一间耳,古来谁独存。

不忘谓之寿,可与通人论。

开导其嗣息,天理培灵根。

啼乌夜欲旦,飞蚊日将昏。

勖哉崇美德,忧喜在一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山泉楼寄陈实卿

丽泽期良会,蒙泉嘅独登。

居常神巳合,到此恨逾增。

休沐知多暇,追随愧不能。

五城便笑傲,六月绝炎蒸。

乐共难兄被,心传季父灯。

重来应旦暮,留语谢溪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闻仲节至以去年倡酬韵作诗迎之

中溽飞真洒,空令访隐居。

来期数日近,别憾一年余。

联句星源夜,持觞岩镇墟。

清欢成昨梦,尘土上衣裾。

我抱穷民叹,公知宰物私。

著书瞻乃祖,宜室庆佳儿。

应有新来句,能消客里悲。

炎途宜早发,目断碧云驰。

形式: 古风

题林泉风月亭

竹树拥天宝,石水通人烟。

好风秋淅淅,皎月昼娟娟。

幽人美云居,四妙具东偏。

筑亭揽斯有,古意溢盈椽。

方亭水为基,三叶相承传。

岩香发秋桂,老椿记当年。

渴来何所拟,峨眉老人泉。

凤甾枆不殊,我识存与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