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泉风月亭

竹树拥天宝,石水通人烟。

好风秋淅淅,皎月昼娟娟。

幽人美云居,四妙具东偏。

筑亭揽斯有,古意溢盈椽。

方亭水为基,三叶相承传。

岩香发秋桂,老椿记当年。

渴来何所拟,峨眉老人泉。

凤甾枆不殊,我识存与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山林生活画卷。开篇“竹树拥天宝,石水通人烟”以竹树和石水勾勒出山林的自然风貌,既展现了山林的生机勃勃,又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接着,“好风秋淅淅,皎月昼娟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清风与明亮月光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幽人美云居,四妙具东偏”则将读者引入一个隐士的居所,这里不仅有美丽的云居,还有四季皆宜的佳处,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筑亭揽斯有,古意溢盈椽”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亭台楼阁,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还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方亭水为基,三叶相承传”进一步描绘了亭台的建筑特色,强调了其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及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岩香发秋桂,老椿记当年”通过秋桂与老椿的描写,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最后,“渴来何所拟,峨眉老人泉”以“峨眉老人泉”作为解渴之源,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古老智慧与传统美德的尊重。“凤甾枆不殊,我识存与全”则以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变的追求与对完整自我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81)

朱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方山楼

易称坤静德能方,楼对方山拱画堂。

突兀仙居雄里闬,淋漓华扁照楣梁。

青山滚滚开书帙,余庆绵绵列笏床。

老子个中无一事,翠屏松竹共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吴仲尔云眠小隐

吴君家在黄山西,楼阁突兀双溪湄。

青灯烱烱读书眼,白酒滚滚游山诗。

其谁画之澄心纸,团面袖衣古冠履。

白云满地未遽眠,闲睇遥天俯江水。

形式: 古风

游齐云岩值雪有作

怪石飞云路更斜,长风远水思无涯。

金仙直竖兜罗指,玉女细挼薝卜花。

兴到直须斟北斗,壶倾安得唤西家。

岩神刚许云衢步,好称先生鬓未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汪伯恭总管一览

岱宗峰顶碧天垂,超世飞仙此地宜。

脚底有山出云气,空中听我咏篇诗。

当时历视景如画,今日重来味似卮。

一览名楼应契此,倚阑游目许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