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夏初的景象,时值清明节气之后,天气回暖,但依旧保持着一份淡雅与寂静。"鲜怡寡乐负清明"中的“鲜怡”指的是清新的风光,“寡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悠闲自得之情,而“负清明”则是说这种情怀是在清明时节所特有的。
"帘外花如红泪倾"这句通过对比手法,将窗外绽放的花朵比作红色的泪水,既形象地描绘了花开盛况,又不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孤寂。这里的“帘”可能是指室内的窗棂或门帘,它隔绝了室内外的空间,同时也隔离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则透露出时节更替之感。春天即将过去,夏日即将来临,而“啼”字生动地描绘出鸟儿鸣叫的声音,这里“啼莺”指的是燕子或其他小鸟,它们的鸣叫声似乎成为了诗人内心孤寂的回响。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世界中的淡淡哀愁。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夜来新长水三尺,雨过横流春一溪。
翠柳颦眉花阁泪,乳莺空对妇鸠啼。
青尽池边柳,红开槛外花。
数时长病酒,今日且分茶。
鸦报千林晓,梅供一枕香。
晓来春思倦,馀梦尚悠扬。
春色浓于酒,梅花瘦似诗。
长青今岁叶,粲白去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