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西平乐》,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朱雍之手。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月色下的幽雅图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夜色娟娟皎月,梅玉供春绪。"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词的意境,皎月当空,夜色柔和,梅花似玉,将春之精华奉献给这宁静的夜晚。
"不使铅华点缀,超出精神淡伫。" 铅华指的是彩妆,不施以粉黛,词人展示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休妒残英如雨。清香眷恋,只恐随风满路。散无数。江亭暮。鸣佩语。" 这几句写尽了春花易逝的哀愁,词人担心那些残留的花瓣随风飘落,无处寻觅,故而在江亭之畔,于黄昏之际,以鸣佩之声,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正值匆匆乍别,天远瑶池缟毂,好趁飞琼去。忍孤负、瑶台伴侣。" 诗至此转折,词人面临离别之苦,心中却又有对美景的向往,不禁想要乘坐瑶池之舟,前往远方。
"琼肌瘦尽,庾岭零落,空怅望、动情处。画角哀时暗度。参横向晓,吹入深沈院宇。" 最后几句,词人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哀愁之情,那些曾经沐浴在月光下的肌肤,如今只剩下零落的记忆;而那画角之哀,更是在暗夜中流露出的无尽情思,直至晨曦初照,风吹入深邃的院宇。
这首词通过对夜色、春花、月光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时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