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从侄贵英二首(其一)

别久重逢问濯缨,尊前相对夜灯明。

异乡骨肉堪流涕,故国交游半死生。

富贵谁无桑梓念,江湖久负鹭鸥盟。

何时粗了乾坤债,归去青山学耦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的《示从侄贵英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怀念。

首句“别久重逢问濯缨”,描绘了诗人与亲人久别后重逢的情景,通过询问对方是否洗过头发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思念。接着,“尊前相对夜灯明”一句,写出了两人在明亮的灯光下相对而坐,饮酒谈心的画面,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异乡骨肉堪流涕”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家乡亲人的心酸之情,即使是在异乡,也难以抑制对亲人的思念,不禁泪流满面。接下来,“故国交游半死生”则反映了诗人对故国朋友的深切怀念,其中“死生”二字,既指生死离别,也暗含了对朋友命运多舛的担忧。

“富贵谁无桑梓念”一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无论身居何地,富贵与否,心中都怀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江湖久负鹭鸥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虽然身处江湖,但与好友的约定(鹭鸥盟,比喻友谊)却始终未忘。

“何时粗了乾坤债,归去青山学耦耕”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早日了却尘世的烦恼,回到青山绿水之间,过上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28)

林文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 字:汝英
  • 号:方斋
  • 籍贯:明福建莆田
  • 生卒年:1487—1536

相关古诗词

示从侄贵英二首(其二)

江湖为客久沉沉,几度书来慰我心。

白璧空教双足刖,红尘已觉二毛侵。

钟仪居晋还南操,庄舄思乡祗越吟。

三尺渔矶便堪老,此中费得几多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贵英之名山司训

才颇如人命不如,江湖落魄几年馀。

一官老始分鳣席,千里妻能挽鹿车。

心泰也知由乐道,眼昏可得便抛书。

但求苜蓿盘中满,弹铗无劳叹食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壬辰九月二十二日再入讲筵进讲得诗三首(其一)

蓬莱殿阁隔尘嚣,云捲珠帘讲幄高。

扇影开时瞻御座,炉烟飞处簇宫袍。

横经未觉天颜远,问道应忘玉体劳。

身际明时叨侍从,犹惭无术补秋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壬辰九月二十二日再入讲筵进讲得诗三首(其二)

迩英持橐总儒绅,香案前头立讲臣。

颇怪地偏饶雨露,不知身已近星辰。

彤墀仗簇皇威肃,玉几书呈御览新。

讲罢自天传赐宴,九重喜色溢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