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于野人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箸清奇原史籀。

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

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

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

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先生自是五山一,视真庐阜犹培塿。

如何得此亦惊喜,便欲赋诗为不朽。

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

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

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

达人著想亦未免,何异儿童贪饼糗。

蛾眉山高隔云雾,此物今知属谁某。

世间奇宝虽可玩,鬼夺客偷谁使守。

先生一笑付偶然,吾欲藏之无何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文的作品,题为《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于野人》。诗人以赞赏的眼光描绘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芗林丑石,它实际上并非丑陋,反而因其五老峰般的形态和长寿的象征而显得尊贵。石头高低错落,富有意趣,质地清润坚贞,如同可以结交的朋友。雕刻工艺精巧,仿佛出自远古鸿蒙之手。

诗人进一步提到,这块石头的古雅铜盆和清奇玉箸之美,暗示其来历非凡,可能出自高丽或史籀之手。接着,诗人想象李士宏得到这块石头的情景,以及它如何引起人们的惊叹和诗人自己的欣喜,甚至让醉僧和苏东坡这样的大人物也为之倾倒,想要通过诗歌使之流传后世。

然而,世间奇宝往往难以长久保有,诗人感叹世间纷争,担心这块石头会遭人觊觎。最后,诗人以豁达的态度看待此事,认为万物皆有归属,不必过于执着,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整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描绘和对得主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村行所见

良苗未成实,绿色相交加。

南风嘘拂之,奔走如惊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汶归舟中

咿咿轧轧橹声歇,凄凄切切寒蛩鸣。

满空星斗不解语,时与渔火争晶荧。

形式: 七言绝句

远如期

远如期,近可知。如何咫尺间,朝之所约夕背之。

千言万语托死生,转眼已若行路人。

问之何遽至如许,往往或起秋毫争。

财利诚已重,仁义诚已轻。

昨日弟与兄,今日胡与秦。

远如期,古来惟是山阳范巨卿。

形式: 乐府曲辞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鸳鸯异野鹜,凤凰非山鸡。

物生各有偶,非偶不并栖。

昔为丛台人,今为圉者妻。

亦知久当弃,无乃太不齐。

同时歌舞人,何异玉与泥。

失身已至斯,违天将安归。

俛首祇自羞,有声不敢啼。

何缘梦到君王侧,彻夜不眠闻马嘶。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