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如期

远如期,近可知。如何咫尺间,朝之所约夕背之。

千言万语托死生,转眼已若行路人。

问之何遽至如许,往往或起秋毫争。

财利诚已重,仁义诚已轻。

昨日弟与兄,今日胡与秦。

远如期,古来惟是山阳范巨卿。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约定之事遥远如期,近在眼前却难以把握。
为何相隔如此之近,早上誓言傍晚就背弃。
无数话语寄托生死,瞬间变得如同陌路行人。
金钱利益被看得太重,仁义道德却被忽视。
昨天还是兄弟情深,今天却成了胡秦之间的对立。
远如期的承诺,自古以来只有像山阳范巨卿那样的友情才值得铭记。

注释

如期:按照约定的时间。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背之:违背、背弃。
托死生:寄托生死大事。
行路人:陌生人,比喻关系疏远。
财利:财物和利益。
仁义:道德和仁爱。
弟与兄:兄弟关系。
胡与秦:比喻敌对关系,这里可能指不同国家或集团。
山阳范巨卿:古代忠诚友谊的典故,范巨卿是东汉人,曾为朋友舍命。

鉴赏

这首诗以"远如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中承诺与背弃的感慨。首句"远如期,近可知",暗示了信任与期待在距离上的矛盾,远时尚能如期,近在咫尺却轻易违背。接下来的诗句"朝之所约夕背之"揭示了这种令人失望的转变,昔日的誓言转瞬成空。

诗人通过"千言万语托死生",强调了誓言的重量和重要性,然而现实中的变故却如同"转眼已若行路人",让人感到疏离和陌生。"问之何遽至如许"表达了对这种突变的惊讶和不解,而"往往或起秋毫争"则揭示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微小利益冲突导致的背叛。

"财利诚已重,仁义诚已轻"直接点明了问题的核心,即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追求财富利益而忽视了道德和情谊。诗人以"昨日弟与兄,今日胡与秦"为例,说明关系的断裂是多么迅速,昔日亲情和友情变得如同陌生人般遥远。

最后,诗人以"远如期,古来惟是山阳范巨卿"作结,引用古代忠诚典范范巨卿的故事,表达对坚守信义的向往和对现实中背信弃义现象的批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鸳鸯异野鹜,凤凰非山鸡。

物生各有偶,非偶不并栖。

昔为丛台人,今为圉者妻。

亦知久当弃,无乃太不齐。

同时歌舞人,何异玉与泥。

失身已至斯,违天将安归。

俛首祇自羞,有声不敢啼。

何缘梦到君王侧,彻夜不眠闻马嘶。

形式: 乐府曲辞

陈清叔晚菊

物生何用出世早,春风红紫今枯槁。

东篱潇洒一枝秋,向来埋没不如草。

人生涉世亦如此,风雪林中要耐老。

陈君臞然一寒素,清绝谁如叔也好。

十年竟被先畴役,大袖高冠反颠倒。

黄金白璧尽辞去,独与寒花澹相保。

问君对菊何所得,租藉半空诗富藁。

百年芳臭终不歇,一时泯灭岂足道。

君不见渊明对菊无一钱,千古诗名塞穹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麦熟

今年麦熟亦可喜,紫石霏霏落钟乳。

我从田家惯饼饵,梦想风味今未已。

箬叶浮浮捲牛舌,瓷瓯泛泛割龙耳。

一丸萝卜吾岂无,悲歌不怕红娘子。

诗成不满贵公笑,书生岂识饼十字。

形式: 古风

抵豫章

泊舟豫章城,黑潦满道周。

街衢未改昔,故旧罕所留。

行投学子庐,假榻得小休。

灯前作家书,岂为儿女谋。

戒之筑土室,弟骨至则收。

茫茫念三年,此骨知在不。

置书就我寝,泫然泪双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