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骏图

阴山铁骑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风驰云合暗中州,蹂尽东宾西饯日。

岂皆騕袅与蜚黄,拓土开基功第一。

忽于纸上见八骏,穆满所乘最超逸。

如今已死骨亦朽,漫向毫端趁毛质。

当时造御天上艺,仅到瑶池王母室。

暮雪霏霏《黄竹》歌,日行三万竟如何?

逢时莫问才高下,只与论功孰少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八骏图”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名马的神韵与历史功绩。诗人吴澄在元代创作此诗,巧妙地将历史故事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赋予了“八骏”以超凡脱俗的形象。

诗中首先描绘了阴山铁骑的壮观景象,以“千千匹”、“雨鬣霜蹄”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战马的威猛与神速。接着,诗人通过“风驰云合”、“暗中州”等描绘,展示了这些战马在战场上的勇猛与无畏,它们踏破了东宾西饯的日月,展现了拓土开基的功绩。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提出了对“八骏”的思考,即这是否仅仅是一些普通的骏马,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存在。通过“拓土开基功第一”这一句,诗人强调了“八骏”的历史地位和功绩。接着,诗人引入了穆满及其所乘之“八骏”,将其与神话中的王母瑶池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八骏”的神圣与超凡。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八骏”已逝,其遗骨也朽,但诗人的笔触并未就此停歇。他继续探讨了艺术创作与历史传承的关系,提出即使“八骏”已逝,其精神与形象仍可通过艺术作品得以延续。诗人通过“仅到瑶池王母室”、“暮雪霏霏《黄竹》歌”等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与历史故事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的永恒价值。

最后,诗人以“逢时莫问才高下,只与论功孰少多”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历史功绩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时,不应仅仅关注其才华的高低,而应更注重其对社会、历史乃至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这种超越了个人才华考量的视角,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艺术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吴澄的《八骏图》不仅是一首描绘古代名马风采的诗歌,更是对历史功绩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

收录诗词(99)

吴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 字:幼清
  • 籍贯:抚州崇仁凤岗咸口(今属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
  • 生卒年: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

相关古诗词

过枯河

高堂出郭二舍近,午憩东阳安乐镇。

双堤对峙似城墙,中坳一道如壕圳。

驱车下坂抵坳行,低平尽处还复登。

半坳一门字斗大,滨盐沧盐两分界。

不知此是古黄河,且行且顾心疑怪。

前询父老为予言,河北山东此处分。

滨隶河南沧隶北,河流已改界仍存。

古河来自白马渡,东过开州城下去。

遂入沧河越鲁河,入海当年犹此处。

自从六七十年来,南趋梁汴会于淮。

河患古来兖州极,今日兖州河道塞。

忆昔初通禹贡时,道元渔仲遍参稽。

万语千言俱纸上,亲见亲闻今指掌。

振古黄河北道流,渐渐南移天地秋。

今径与淮同入海,北行无用济河舟。

世事古今大奇变,岂但蓬莱更清浅。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

形式: 古风

题牧牛图

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觳涉浅溪。

一牛先登舐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晞。

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堤。

一牛两脚初下水,尻高未举后两蹄。

前牛巳济伺同队,回身向后立不移。

一牛将济一未济,直须并济同时归。

此牛如人有恩义,人不如牛多有之。

人不如牛多有之,笑问二童知不知?

形式: 古风

和桃源行效何判县钟作

冀州以北健蹄马,一旦群嘶庐霍下。

睢阳不遇双貂公,总是开关迎拜者。

燎原燄燄春复春,不惟捧水惟益薪。

海门浪沸会稽坼,血泪交流草莽臣。

举手日边远与近,不知官守何人问?

仲连未即蹈东海,元亮至今尚东晋。

桃源深处无腥尘,依然平日旧衣巾。

拟学渔郎棹舟入,韩良宁忍终忘秦。

形式: 古风

怀黄县丞时避乱寓华盖山

丞君丞君天一所,十日不共床头语。

粤从天纪涣散来,大半英雄化儿女。

举世张颐啖粪壤,君独吐之不肯茹。

举世眯目蒙埃尘,君独去之不肯处。

大鹏垂翅何人怜,神龙失水痴獭侮。

当道林林立虎豺,深山处处多蛇鼠。

不堪啸聚没复出,近来眠食闻几阻。

奔逃无间天阴晴,腹背浴汗头沐雨。

心如清水到底洁,身寄白云深处住。

伯夷叔齐上追踪,浮丘王乔与为侣。

洞岩殷殷生风雷,仙馆沈沈锁烟雾。

山蔬可羹买米炊,何须更学农与圃。

有儿读书绍家风,有客清谈忘世务。

我自远来亦云乐,寻又别去徒延伫。

二亲定省不可旷,安得终岁矻矻万仞冈头论今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