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行

琳琳琅琅,洞开金房。钟钟锵锵,中调丝簧。

主人将罢直,归从承明。轩旌曷来兮出门望。

堂前翘足珠履客,窗中卷帏红袖色。

起视府中,府中屏息。

忽传收者将到门,金炉香热酒正温。

群奴仓皇客引起,来时浮云去时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楚歌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幅宫廷宴会结束后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宫廷气息和生动的人物刻画。

首句“琳琳琅琅,洞开金房”以珠玉之声和金屋之象,营造出豪华而庄严的氛围。接着“钟钟锵锵,中调丝簧”进一步渲染了音乐与器乐演奏的和谐与美妙,仿佛整个空间都被音乐填满,充满了艺术的韵律感。

“主人将罢直,归从承明”描述了宴会主人结束公务,准备返回皇宫的情景,体现了其身份的尊贵和权力的象征。“轩旌曷来兮出门望”则通过主人出门张望的动作,展现了他对即将到来的事件的期待和关注。

接下来的“堂前翘足珠履客,窗中卷帏红袖色”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宴会厅内的情景。堂前站立着穿着珠履的宾客,窗内则是一位卷起窗帘露出红袖的女子,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奢华。

“起视府中,府中屏息”则通过主人起身观察府中情景的动作,表现出了他对于宴会结束后的府中秩序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影响力之大,连府中的人都屏息以待。

最后,“忽传收者将到门,金炉香热酒正温”一句,点明了宴会即将结束,但金炉中的香料仍在散发热气,酒也依然温热,暗示了宴会的热烈气氛并未完全消散。

“群奴仓皇客引起,来时浮云去时水”则是对宴会结束后场景的总结,群奴忙碌地迎接客人离开,而客人的离去如同浮云飘过,又如流水逝去,既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也寓意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宴会的盛况以及其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既有视觉上的盛宴,也有情感上的波动,是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陌头行(其一)

妾心化游丝,牵欢古道边。

明知牵不住,无奈思缠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陌头行(其二)

妾心化春草,遮欢山水程。

明知遮不住,到处得逢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湖阴

多时欲作湖阴行,此日湖阴行始果。

天寒岁魄野不晖,日暮途穷马时堕。

似闻人语不见人,转过林稍见灯火。

是时人畜同时饥,入村沽酒村民疑。

比邻环集叩来路,语久方知宿程误。

官严不敢留生客,更欲披星向前去。

我告村翁容小留,忍待月出东山头。

形式: 古风

客夜忆城东旧游寄怀左二

人生百年如过客,那得欢游不回忆。

眼看胡粤皆殊乡,那得知己常对床。

我念城东好风月,同游左二复清发。

被酒每逐残星归,哦诗动及晨钟歇。

君家屋后林麓美,佛院阴森隔烟水。

时携铁杖来叩门,惊起山僧及童子。

醉骑长松叱欲飞,片片秋云堕如纸。

云阶月地杳莫攀,即今惟有梦中还。

楼头书剑飘零日,曲里家山怅望间。

始知聚散枝头鸟,有限欢娱不常保。

羡君色笑承亲帏,乐事天伦无一少。

我行日夜江之滨,素衣缁尽心生尘。

山川风景总堪赋,偏觉故园丘壑真。

遥知文酒足清宴,可念同游漂泊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