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其二)

机上红,江头红,其织其濯皆春风。

平铺岂是宝刀剪,怯日尚用轻烟笼。

何人不置芙蓉帐,置向山园寂寞中。

欲寻诗句赞天巧,乱蘤秀发诗不工。

一枝和露奉明牧,知我陋室非所容。

果然花去玉为报,琐细换得光玲珑。

颓然只拥公孙布,晓枕不知传鼓钟。

形式: 古风

翻译

机上的红色,江边的红色,它们的编织和洗涤都沐浴在春风中。
平整铺展的并非宝刀下的杰作,怕日头还用轻烟来遮掩。
谁家没有设置芙蓉帐,却安置在寂静的山园之中。
想寻找诗句赞美大自然的巧妙,繁花盛开却让诗才显得拙劣。
一枝带露的花朵献给明理的君主,深知我的简陋居所容纳不下。
果然花儿离去,以美玉回报,琐碎换来了晶莹剔透。
我疲惫地拥抱着粗布衣裳,清晨的枕头不知鼓乐声起。

注释

机上:织布机上。
红:红色。
江头:江边。
濯:洗涤。
宝刀:精湛技艺。
轻烟:轻柔的烟雾。
芙蓉帐:华丽的帐幕。
山园:山野园林。
赞天巧:赞美自然之巧。
乱蘤:纷繁的花草。
陋室:简陋的住所。
非所容:无法容纳。
花去玉:花儿离去,如赠予美玉。
琐细:微小的事物。
公孙布:粗布衣。
晓枕:清晨的枕头。
传鼓钟:听见鼓乐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园中锦被花盛开的景象,尤其是那一枝红白相间的花朵,色彩鲜明,如同春风中的织物般娇嫩。诗人赞美了大自然的巧妙,感叹即使是最简单的花朵也能展现出天工之妙。他提到,这花虽美,却选择在山园的静寂中绽放,而非繁华之处,显得孤独而高洁。

诗人试图用诗句来歌颂这花的美丽,然而繁花盛开,反而让他觉得自己的诗句显得拙劣。他将带着露水的一枝花献给明理的主人,暗示自己的简陋居所并不足以容纳这等佳品。花儿离去后,似乎以玉质般的晶莹回报了诗人的欣赏,使得原本朴素的环境增添了几分光彩。

最后,诗人感慨地表示,自己只能在破旧的公孙布中沉睡,清晨醒来,听不到外面的鼓钟声,生活虽然简朴,但心中对美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却并未减少。整首诗通过花与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拟为孙立之谢(其一)

肯为酴醾题好句,句成更肯轻相付。

明年公对紫薇花,欲得此诗无觅处。

形式: 七言绝句

拟州学横翠轩

太华带雪千丈寒,砥柱中流万夫愕。

未教耸翠入青苍,故对书窗且横著。

平铺秀气一里许,不露云尖与山脚。

何人半破好东绢,画出潇湘秋色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拟和

马瘦未为病,不仁人乃辱。

乐哉仁者居,更对萧然竹。

何曾不解此,日食万钱肉。

宁如祗藜藿,却有阶前玉。

影乱邺侯书,颠倒手都触。

清风过馀凉,散作酒尊绿。

疏金忽琐碎,天际一钩曲。

婆娑观此身,要俗不得俗。

形式: 古风

杨思恭惠酒作小诗戏之

炎炎酷暑日偏长,馋吻常思累百觞。

封寄琼醅虽甚美,一瓮何以润枯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