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马襄在明时游历三洲岩的所见所感。首句“东风策马循阡陌”,以春风为引子,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马穿行于田野间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偶入三洲紫翠堆”一句,巧妙地将三洲岩的自然美景比作紫色与翠绿交织的画卷,既突出了山色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偶然发现这一仙境般的所在。
“片石辟开真境界,九天飞下小蓬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三洲岩的神秘与超凡脱俗。片石仿佛是大自然的神笔,开辟出一片真正的仙境;而“小蓬莱”则借用了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灵性的世界。
“药炉客已还丹去,花径人常载酒来”描绘了三洲岩的另一番景象:炼丹的道士已离去,但仍有访客携酒而来,享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展现了三洲岩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其作为隐逸之地的文化内涵。
最后,“岩畔留题纪行迹,不教春雨长莓苔”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净土的珍视之情。他希望自己的足迹能成为历史的见证,不让春雨侵蚀这里的自然景观,寓意着对自然美的保护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三洲岩独特的自然美与文化韵味,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