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猎篇为徐记室与王将军作

秋潦始歇天空明,太平门外无人行。

沙岸风回草头短,雨脚射日黄云平。

吴山南吞海壖尽,百里平郊江潣潣。

辕门大旗飘浅黄,游击将军试鹰隼。

拜邀记室观猎场,古之徐干今文长。

夹镫提鞭上马去,白羽插房金簳香。

将军令严壮士猛,龙飞电掣无留影。

但闻壑壑两耳声,飞鸟应弦狐兔屏。

徐生气豪心胆雄,直欲万里追长风。

崆峒扶桑挂眉睫,紫骝四足轻飞鸿。

老瞒黄须龌龊子,横槊赋诗安足齿。

学书学剑万人敌,一双瞳神秋水碧。

今为揖客坐筹边,开口何方吐奇画。

将军夜行何所为,短衣射猎南山陲。

北平太守斩醉尉,胡乃尽为缘数奇。

闻君亦向田间饮,割鲜击缶醉欲甚。

抽毫自制羽猎篇,半夜长歌不成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出猎篇为徐记室与王将军作》描绘了一场壮观的狩猎场景,展现了明代诗人沈明臣对自然美景和军事行动的深刻感受。

首先,诗中以“秋潦始歇天空明”开篇,描绘了秋雨初停后的晴朗景象,天空明亮,为狩猎活动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接着,“太平门外无人行”一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狩猎活动将是一次和平、有序的体验。

“沙岸风回草头短,雨脚射日黄云平”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狩猎地的自然风光,风回草动,阳光透过云层,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随后,“吴山南吞海壖尽,百里平郊江潣潣”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广阔的地理背景,为狩猎活动提供了辽阔的舞台。

紧接着,诗中出现了对狩猎活动的直接描写:“辕门大旗飘浅黄,游击将军试鹰隼”,通过旗帜和将军的装束,展现了狩猎队伍的威严和准备状态。接下来的“夹镫提鞭上马去,白羽插房金簳香”描绘了猎手们跃马扬鞭,准备出发的情景,白羽箭和金簳香增添了仪式感和神秘色彩。

“将军令严壮士猛,龙飞电掣无留影”表现了狩猎过程中的紧张气氛和高效行动,猎手们在将军的严格指挥下,动作迅速,仿佛龙飞电掣,不留痕迹。接着,“但闻壑壑两耳声,飞鸟应弦狐兔屏”描述了猎杀的瞬间,声音轰鸣,飞禽走兽纷纷倒下,展现了狩猎的激烈与效率。

“徐生气豪心胆雄,直欲万里追长风”表达了猎手徐干的气魄和决心,他渴望像长风一样自由翱翔,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接下来的“崆峒扶桑挂眉睫,紫骝四足轻飞鸿”描绘了猎手骑乘骏马,如同飞鸿一般轻盈,展现了其高超的骑术和速度。

最后,“老瞒黄须龌龊子,横槊赋诗安足齿”通过对比曹操的形象,强调了猎手们的高尚情操和不凡气度。接下来的“学书学剑万人敌,一双瞳神秋水碧”赞扬了猎手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采斐然,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狩猎活动的壮观场面,同时也体现了猎手们的英勇、智慧和高尚情操,是一首充满激情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81)

沈明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仲足乞铜章

君昔宠我双铜章,秦篆李斯汉张苍。

提之十年不去手,不羡当时会稽守。

余也无官头已白,权判风烟掌山泽。

白衣卿相君莫嗔,世人号作文章伯。

却嫌肘后空累累,再乞数颗腰间垂。

题诗近寄武陵长,作字遥缄王母祠。

请君刻镂破心血,云书鸟篆神工绝。

恨无卞璧逞良师,山斋夜泣昆吴铁。

形式: 古风

邬氏山斋食烧蟹歌

淮霜蟹肥何崛强,江沙黄甲深遁藏。

秋高郭索输稻芒,海客徒誇海味长。

邬家厨头生异香,纤手出自闺中良。

想当临鼎炊桂浆,细剁青葱杂椒姜。

玉盘高叠黄甲张,触鼻垂涎不待尝。

攘臂帣鞲恣大嚼,擘开红玉凝膏肠。

须臾盘空恨指众,浇以黄流三百觥。

世间快事那如此,何不封我淮南王。

形式: 古风

病热行寄叶郑朗

赤日赭天空咄咄,荒村槐死无凉樾。

蒸人火云屯不流,浸骨冰山险难歇。

暮沼徒饶青草蛙,春江已过桃花鳜。

旧有蕲州六尺簟,汗沾节腻久不滑。

正欲眠时不得眼,蝇蚊往往来相龁。

思君嗟君新病起,尚恐形神未超越。

且扫青山白石床,昼偃凉风夜明月。

江东芡实字鸡头,海外茶芽名雀舌。

试令烹剥度炎歊,空林无人堪散发。

纵有卞璞须自珍,左足无令楚王刖。

形式: 古风

与吴汝复蒋季柔游黄山

吁嗟黄山兮,何独三十六峰而已乎。

龙蛇盘盘走千里,青莲万朵浮江湖。

元气茫茫閟日月,吐云纳雾沧溟枯。

嘘吸阴晴散风雨,水分楚越通三吴。

青鸾蹲踞舞势歇,云门阖辟谁能呼。

咆哮狮子吼孤月,千年桃花知有无。

常闻轩辕帝,容成与浮丘。

丹成八甲子,白日升天游。

宝函玉壶渺何所,空闻三十六源春水流。

蒋王孙,吴夫子,吾今与汝来,共洗清溪耳。

相逢有酒当笑歌,唯有刘伶达生死。

吁嗟兮黄山,汝胡不为平地兮为平川,矗矗乃在青霞颠。

使我侧身望之徒茫然,有翼无风空可怜。

容成子,浮丘伯,唤不来,招未得。

黄帝深深居紫极,寄语世间人莫鍊丹砂石。

不若手持苍玉藤,拄破青天九秋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