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客山中未浃旬,分携相顾白头新。
长桥柳色霏微雨,空谷芝香浩荡春。
君意自宽犹惜别,我才无用付沉沦。
林泉爽气宜诗兴,应有新篇寄惠频。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次云松留别韵》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与友人离别的场景。首句“为客山中未浃旬”表达了诗人作为客人在山中停留时间还不满十天,暗示了相聚之短暂。第二句“分携相顾白头新”,通过“白头新”描绘出两位老朋友相见时的感慨,友情经年累月,如今却面临分别。
接下来,“长桥柳色霏微雨”以景寓情,长桥边细雨中的柳色朦胧,增添了离别的凄迷氛围。而“空谷芝香浩荡春”则借空谷中弥漫的芝草香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友人的高洁品格,为离别增添一丝慰藉。
“君意自宽犹惜别”表达友人宽慰自己,但仍对离别感到不舍,显示出深厚的情感。诗人感叹“我才无用付沉沦”,流露出对自己才能不得施展的无奈,也暗含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最后两句“林泉爽气宜诗兴,应有新篇寄惠频”以自然景色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预想友人会频繁寄来新的诗篇,以此寄托彼此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的深深情谊和对文学创作的共同热爱。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素琴黄卷日相亲,不分名缰苦绊身。
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
海门又送孤舟雨,辇路重趋两袖尘。
贺监乞归天亦许,鉴湖春水属閒人。
西山一径绿阴稠,梅雨晴时送客游。
对榻更期何夕再,抱琴深入白云幽。
微风药草薰衣袖,尽日诗瓢挂杖头。
閒说道人犹惜别,呼尊剪韭夜相留。
毒热中人如毒药,流年过眼似流星。
已?朽骨同蝉蜕,敢拟高仙类鹤形。
清论有闻胜浊酒,非才自笑负丹经。
山中茜屋何人住,千载长松养茯苓。
西风片雨过林塘,对月还疑在故乡。
灏气平分清夜永,微云不动碧天长。
持杯且共寒蟾醉,捣药何劳白兔忙。
云谷故人忘世者,当年同见海生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