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看人如此溪山,等闲消与填词老。

流尘换镜,天风吹籁,危阑自好。

南渡斜阳,东篱旧月,古今怀抱。

算承平去尽,笙歌梦里,浑昨日、非年少。

金粉旗亭谢了。剩伤心、紫霞凄调。

新绡故素,啼红泫碧,不成春笑。

湖水湖烟,余情分付,又随风渺。

望千秋、洒泪同时,怅断掩霜花稿。

形式:

鉴赏

这首《水龙吟》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词中以溪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看破世事、岁月流转的画面。"看人如此溪山,等闲消与填词老",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已不再年轻,只能在填词中寄托情怀。

"流尘换镜,天风吹籁,危阑自好",运用象征手法,暗示世事如流沙般变换,唯有自然之声和栏杆边的静思尚能带来片刻宁静。接下来,词人借南渡斜阳、东篱旧月,寓言历史沧桑和个人的怀旧之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

"算承平去尽,笙歌梦里,浑昨日、非年少",进一步揭示了词人对盛世不再、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失落。"金粉旗亭谢了",则描绘了昔日繁华景象的消逝,只剩下哀伤的曲调。

"新绡故素,啼红泫碧,不成春笑",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展现了词人心中的悲凉与哀愁,即使是春天来临,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忧郁。最后,词人将湖水湖烟、余情寄托于风中,表达无尽的哀思,"望千秋、洒泪同时,怅断掩霜花稿",更是流露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过去的深切怀念。

整体来看,陈洵的这首《水龙吟》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岁暮闻彊村翁即世,赋此寄哀

水楼闲事了。忍回睇,问斜阳。

但烟柳危阑,山芜故径,阅尽繁霜。

沧江悄然卧晚,听中兴、琶笛换伊凉。

一瞑随尘万古,白云今是何乡。相望。天海共苔苍。

弦敛赏音亡。剩岁寒心素,方怜同抱,遽泣孤芳。

难忘。语秋雁旅,泊哀弦危柱暂成行。

泪尽江湖断眼,马塍花为谁香。

形式:

玉楼春

野亭惯为寻春到。刻意怜春春太早。

今年方喜见春迟,往事悠悠来暗抱。

酒阑无奈花仍好。醉里不知人已老。

尊前日日愿花娇,花若长红人合少。

形式:

踏莎行

仄径花余,融泥燕后。佳期绿草仍携手。

楼台梦迹尽分明,朝朝暮暮添时候。

美酒千钟,新诗几首。寻思此外都无有。

浮生若只要春欢,春愁却遣谁消受。

形式:

清平乐

飞花似梦。恰趁清歌送。蜡炬灰枯流泪冻。

长是玉箫珍重。归来依旧安眠。有情分付尊前。

小小占人怀抱,念奴不识开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