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手裁白纻制新袍,犊鼻应怜犬子劳。
倚仗衡门聊服此,良人身不属临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仲光寄纻袍》。诗中描述了诗人亲手裁剪白纻(一种精细的丝织物)制作新衣的情景,他想到要将这件衣服送给犊鼻(古人的一种谦称,可能指亲密的朋友或亲人),因为对方如同犬子般勤劳。诗人倚靠简陋的门扉,穿着这件新袍,心中暗想,这并非为了显贵,而是为了表达对那位辛勤劳动者的关怀和感激。"良人身不属临洮"一句,暗示了对方虽然身份平凡,但品德高尚,不似边疆的临洮将领那样显赫。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劳动者美德的赞美。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建春门外柳依依,迸泪当年綵服嬉。
穷子更无逢父日,匿王空记看河时。
先君欲筑伊川意,四十年间万事非。
他日一廛从可卜,白头持此欲安归。
缭绕春堤去欲穷,参差烟坞到还通。
依依润柳侵晨雨,细细吹花傍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