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其六)立碑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曲令抚茕嫠。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功勋品德日渐衰微,文学之道也受到侵凌。
只见山中的石头,树立成了路边的石碑。
碑上的铭文全都是太公的赞语,叙述功德则仿效孔子。
又以篇幅多为贵重,千言万语价值万金。
写这些文章的是何人,可以想象他动笔时的心态。
只想让愚蠢的人喜悦,不顾贤明者会嘲笑。
岂止贤者会嘲笑,还将流传后世引争议。
古石上的苔藓字迹,怎知它曾是羞愧之词。
我听说望江县,有个县令照顾孤儿寡母。
在任上施行政仁德,名声却没有传到京城。
去世后想要归葬故乡,百姓却拦住了去路。
挽留他的车驾无法前行,于是留在江边安葬。
至今人们提到他的名字,男女老少都垂泪。
没有人为他立碑纪念,只有本地人记得他。

注释

勋德:功勋和品德。
陵夷:衰败,退化。
铭勋:刻在碑上的功绩。
仲尼:孔子,儒家创始人。
多为贵:以内容丰富为贵。
直:同'值',价值。
赀:古代货币单位,此处指价值。
下笔时:写作时的心态。
愚者:普通人。
贤者嗤:贤明的人嘲笑。
嗤:嘲笑。
仍传后代疑:仍然流传后世引起质疑。
茕嫠:孤儿寡母。
仁政:仁爱的政策。
京师:京城,首都。
身殁:去世。
遮路岐:拦住道路。
攀辕不得归:拉着车辕不让走。
江湄:江边。
无人立碑碣:没有人给他立碑。
邑人:本地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收录在他的《秦中吟十首》之六。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石碑立志和抒怀旧事的诗歌。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英雄事迹已经消失,文学创作也走向低谷的感慨。接下来,"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诗人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石头,在其上刻下文字,以此作为记念。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诗中提到的是对太公望(即姜子牙)和孔子的赞颂,这两位都是历史上的伟人。"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的重视,认为多写文字就像积累财富一样珍贵。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诗人在这里探讨谁是那位能挥洒文字的人,并试图想象当时的情景。"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则显示了作者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让普通人感到快乐,而不担心会受到智者的嘲笑。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进一步表达了对后世可能的怀疑态度。"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文字能否流传而感到的忧虑和自责。

最后三段,诗人讲述了一位在望江县任职的地方官吏,他在任上施行仁政,但在京师并未闻名。身故后百姓挽留其尸,不让他离开,最后葬于江边。"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表明这位地方官的善行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甚至连小孩都能背诵他的名字,而"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则说明虽然没有人为他树碑立传,但当地人却一直记得他。

这首诗通过对古石碑的发现和对地方官吏善行的记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记忆、文学价值和个人贡献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秦中吟十首(其一)议婚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莫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形式: 古风

秦中吟十首(其十)买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形式: 古风

秦中吟十首(其四)伤友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悽。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秦中吟十首(其三)伤宅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柴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