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

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开篇"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设置了一个远离尘世、藏于深山之中的场景,"京岘"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作为描绘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两牛鸣地得禅林"则表明诗人通过两头牛引导,发现了一个宁静的禅修之所。

接下来的"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运用了"风泉"和"竹月"这两个意象丰富的词汇,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氛围。"哀玉"和"碎金"则增添了一种柔美的质感,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细腻。

第三句"藻井仰窥尘漠漠,青灯对宿夜沈沈"中的"藻井"指的是古代寺庙中的一种设施,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外界,这里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隔绝。"青灯对宿夜沈沈"则描绘出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心境,那份寂寞和深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最后两句"扁舟过客十年事,一梦此山愁至今",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扁舟"是古代一种简易的小船,而"过客十年事"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曾经在这里停留过,并且与这片土地有着不解之缘。而那份"一梦此山愁至今"的感情,透露出诗人的怀旧和对这段往事的深刻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精神寄托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一)

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

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

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

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张氏女弟咏雪

天上空多地上稀,初寒风力故应微。

那能镇压黄尘起,强欲侵凌白日飞。

邑犬横来矜意气,窟蟾偷出助光辉。

都城只有袁安惫,我亦年年幸赐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唐公马上

揭节初悲力不任,赐身终愧谬恩临。

病来气弱归宜早,偷取官多责恐深。

膏泽未施空谤怨,疮痍犹在岂讴吟。

黄昏信马江城路,欲访何人话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张德甫奉议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

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

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

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