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坛纳凉

百年偕净侣,三伏辟红尘。

即此袈裟地,谁为褦襶人。

有声都作雨,无日不留春。

随意幡风动,端宜扫石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炎热夏日于菩提坛纳凉的宁静与清凉之感。诗人陈子壮以“百年偕净侣,三伏辟红尘”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与清净的伴侣共度时光。接着,“即此袈裟地,谁为褦襶人”一句,既点明了地点——佛教圣地,也暗含了对修行者身份的思考,引人深思。

“有声都作雨,无日不留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无论是雨声还是春日,都在菩提坛上留下了美好的印记。最后,“随意幡风动,端宜扫石论”则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心境,以及在自然中与友人探讨人生哲理的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纳凉之所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自然和修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曾元鲁方伯邀同修若二上人黄弈客阁集

夏阁兀平林,清谈白昼深。

晴山当一面,风翠恰盈襟。

鹤过时留影,蝉移不辍吟。

看君有真赏,弈旨与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赋得莎鸡振羽

天生群动应,不独女郎丝。

微细关人意,迁流赴尔时。

三秋催转急,六月振先知。

暑憩花阴值,宵行草露疑。

是声增索莫,何事每凄其。

为忆豳风句,沈吟星汉垂。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徐冯诸君家弟送别三江舟中

徵书未许遂微情,尊酒还劳劝远行。

梦寐五更呼手板,江湖何日不心旌。

梅花短笛风物折,莲叶扁舟水自盈。

莺谷鸰原多羽翮,薄言天际有离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曹溪(其一)

佛性无南北,繇来不二门。

抽衣图得宝,酌水已忘源。

大地逢人说,空山有偈存。

疏钟祇树下,看堕听经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