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居杂诗(其二)

晴日惯损花,一雨泥中委。

托命本不长,春光能有几。

茕茕花下犬,见客垂两耳。

三年汝犹活,丧乱殊未已。

我作病鹤看,呼入竹林里。

竹林风露寒,不似卧花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之景,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晴日惯损花,一雨泥中委”以对比手法开篇,晴天时花朵娇艳,但一场雨后便被泥土掩埋,暗示美好事物易逝,生命短暂。接着“托命本不长,春光能有几”进一步强调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宝贵。

“茕茕花下犬,见客垂两耳”一句,通过一只孤独的狗在花下见到客人时垂下耳朵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动物对人类情感的敏感与依赖,同时也映射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微妙而紧密的关系。

“三年汝犹活,丧乱殊未已”表达了对战乱中生灵涂炭的深切同情,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生命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但战争的苦难似乎永无止境。

最后,“我作病鹤看,呼入竹林里。竹林风露寒,不似卧花底”则展现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将自己比作病鹤,选择远离尘嚣,隐入竹林,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竹林中的风露虽寒,却胜过繁华之地的喧嚣与浮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园居杂诗(其三)

皇天不悔祸,积非遂成理。

乱世多伟人,圣言召群毁。

廓然去藩篱,未睹宫室美。

一鬨倾国维,再裂到人纪。

不知近何为,倏又大波起。

树底闻扣门,动色走邻里。

深人含一悲,智士持两是。

有如凶岁农,颠倒晴阴里。

嗟余忧患馀,脱屣到妻子。

忘身未忘世,那便了生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夜雨待萧稚泉不至

逢君三月暮,不似往年春。

况听荒城雨,同为永夜人。

安危灯共影,喧寂树成邻。

坐久晨光动,还看百态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早泛清溪

清溪绕栏行,看山如屋里。

春风吹不晴,晨光在烟水。

未觉轻桨移,隐隐双桥驶。

绿草高上城,下有女墙圮。

野航旧画船,萧瑟柳阴底。

柳阴茶灶香,三五聚邻里。

渐忘独行悲,差有生还喜。

归来未停午,花木净如洗。

鸟语传两家,山光争一几。

送客还闭门,高眠日斜起。

形式: 古风

偶成(其一)

再来仍隔世,一笑是还家。

窗有三年纸,春无十日花。

野藤低挂笋,暗水暖藏蛙。

料理閒中事,安居愿已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