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台李氏竹石图(其二)

天台四万八千丈,中有琅玕石上生。

禹穴南来寻李白,丹霞翠雨满秋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与人文气息。首句“天台四万八千丈”,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天台山之高峻,令人叹为观止。接着“中有琅玕石上生”一句,将视线从宏观转至微观,琅玕即翠竹,生长于岩石之上,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禹穴南来寻李白”一句,巧妙地结合了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禹穴是大禹治水后休息的地方,李白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里借由寻找李白的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天台山不仅自然景观独特,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最后一句“丹霞翠雨满秋城”,描绘了一幅秋天特有的景象:丹霞映照,翠雨纷飞,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绚烂之中。这不仅展现了天台山秋季的美丽风光,也寓意着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天台山的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竹石图

蓬莱石上珊瑚树,精卫衔将出海涛。

昨夜秋风动凉影,叶叶南唐金错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红梅

西子湖头快雪消,当时曾见董娇娆。

只今画里浑相似,犹记春风第一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马图(其一)

五花云散玉连钱,记得回朝下九天。

不用盖鞍黄帕子,绛袍人立御门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马图(其二)

金河春水濯龙媒,应是天门立仗回。

五朵花寒云气湿,紫衣太仆自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