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读叔孙通传》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叔孙通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智慧与坚持。
首句“叔孙待诏时,谀言免虎口”,赞扬了叔孙通在面对权贵时的机智,通过巧妙的言辞避免了可能的危险。接着,“汉王憎儒服,短衣随左右”描述了叔孙通为了适应汉王刘邦的喜好,改变了自己的外在形象,但同时保持了对儒家礼仪的尊重和坚守。
“绵蕞肄朝仪,百官敬奔走”表现了叔孙通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不仅维护了朝仪的尊严,也得到了其他官员的尊敬和效仿。“尊卑各以次,奉觞起上寿”则体现了叔孙通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正与礼节,他确保了等级秩序的遵守,并在宴会上为汉王祝寿。
“稷嗣拜奉常,五百赐金受”描绘了叔孙通在朝廷中的重要职务和待遇,他作为奉常(掌管礼仪的官员)受到汉王的赏赐。接下来,“诸生悉为郎,分金不已有”表明叔孙通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地位,还帮助了许多儒生进入官场,分享了荣华富贵。
最后,“诸生乃推伏,叔孙圣人否”表达了对叔孙通品德的赞美,认为他并非圣人,却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儒家的道德准则。“子舆辟衍仪,其道比妾妇”通过对比孔子的学生子舆和妾妇,强调了叔孙通在复杂环境中坚守正道的重要性。“贤哉鲁两生,穷不失所守”总结了叔孙通的高尚品质,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其坚守的原则。
整首诗通过对叔孙通事迹的叙述,展现了其在儒家文化与现实政治之间灵活而坚定的立场,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