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陵下作(其二)

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

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

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元旦陵下作(其二)》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国家初兴的向往与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首句“是日称三始”,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新年之际,诗人感叹于新年的开始,仿佛预示着新的开始或希望。接着,“何时见国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初兴时期的怀念与期待,暗含对国家复兴的渴望。

“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这两句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风云变幻象征着政治局势的不稳定,而“兵火”则直接指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也体现了他对和平稳定的强烈期盼。

“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这里引用了古代纪年和文献的典故,以“甲子”代表年份的循环更替,象征历史的延续;“轩庭历”和“孔壁书”则是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尊重与怀念,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珍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文化的传承意识。

最后,“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诗人表达了自己有幸来到京城,接近权力中心的愿望,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国家治理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续书来以诗答之

十载江村二子偕,相逢每咏步兵怀。

犹看老骥心偏壮,岂惜飞龙羽乍乖。

海上戈船连沪渎,石头烽火照秦淮。

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上路光禄太平

弱冠追三古,中年赋二京。

一门更丧乱,七尺尚峥嵘。

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

落萁裁十亩,覆草只三楹。

变故兴奴隶,奸豪出里闳。

弥天成夏网,画地类秦坑。

狱卒逢田甲,刑官属宁成。

文深从锻鍊,事急费经营。

节侠多燕赵,交亲即弟兄。

周旋如一日,忼慨见平生。

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

不侵贞士诺,逾笃故人情。

木向猿声老,江随虎迹清。

更承身世画,不觉涕沾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詶王生仍

故国羁人怨诽深,感君来往数相寻。

都将文字销馀日,难把幽忧损壮心。

演易已成殷牖?,援琴犹学楚囚音。

黧颜白发非前似,只有新诗尚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永夜

永夜刀鸣动箾中,起看征雁各西东。

山怜虎阜从波涌,路识阊门与帝通。

待客荆卿愁日晚,舣舟渔父畏天风。

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