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

痴本无绦,闷宁有火。都是你,自缠自锁。高来也可。

低来也可。这宇宙,何曾碍你一个。

休说荣枯,强分物我。惺惺地,要须识破。

渔樵不小,公侯不大。但赢取,饥餐醉来便卧。

形式: 词牌: 殢人娇

翻译

痴迷本无束缚,烦闷岂有火焰。全是你,自己捆绑自己。无论高低,都无妨。
这天地间,何曾阻挡过你半分。
别提荣华枯萎,硬要划分你我。清醒些,要懂得看透。
渔夫和樵夫,不求显赫。只求饱餐醉眠,自在生活。

注释

痴:痴迷。
本:本来。
绦:丝带,这里比喻束缚。
闷:烦闷。
宁:岂,哪里。
火:比喻内心的烦闷。
你:指代对方。
缠:捆绑。
锁:束缚。
高来也可:无论地位高。
低来也可:无论地位低。
宇宙:天地万物。
何曾:何曾有,从未。
碍:阻碍。
休说:不要说。
荣枯:荣华与衰败。
强分:强行区分。
物我:事物与自我。
惺惺地:清醒地。
识破:看透,理解。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泛指平民百姓。
不小:不追求大。
公侯:古代的高级官员。
不大:不追求显赫。
赢取:获得。
饥餐:饥饿时吃饭。
醉来:喝醉后。
便卧:就躺下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欲所羁绊的生活态度。"痴本无绦,闷宁有火"表达了内心的执着与热情,而这种执着并非外界所能束缚,只是自己内在的渴望和牵绊。诗人将这种状态归咎于"你",暗示这是对某种情感或对象的深沉投入。接下来的"都是你,自缠自锁"强调了这种心境的主观性,是自己在精神上所处的状态。

"高来也可。低来也可"则表明诗人对于外界变化持有一种豁达态度,无论高低起伏都能接受,这种态度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宇宙,何曾碍你一个"意味着在广阔的宇宙面前,个人的烦恼与束缚其实微不足道。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超脱和豁达。

"休说荣枯,强分物我"则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荣誉与屈辱持有了一种淡然的态度,不再强行区分自我与物欲之间的界限。

"惺惺地,要须识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洞察力和解脱感,似乎在提醒读者要认识到世事无常,从而达到心灵上的解脱。

最后两句"渔樵不小,公侯不大。但赢取,饥餐醉来便卧"则是在形象地表达一种平等观,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贵的官员,在自然面前都是平等的。诗人主张顺其自然,适时取给,满足即可,无需过度追求或贪婪。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解脱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醉蓬莱.同幕中诸公劝虞宣威酒

正红疏绿密,浪软波肥,放舟时节。

载地擎天,识堂堂人杰。

万里长江,百年骄虏,只笑谈烟灭。

葭苇霜秋,楼船月晓,渔樵能说。

分陕功成,沙堤归去,衮绣光浮,两眉黄彻。

了却中兴,看这回勋业。

应有命圭相印,都用赏、元功重叠。

点检尊前,太平气象,今朝浑别。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普照院

青山绕屋蓝光重,流水冲阶碧藓滋。

独坐午窗谁晤语,鹧鸪声里竹阴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普熏院

征鞍晓踏山头月,客袂昼披松下风。

况有禅堂供偃息,陶然一枕梦槐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