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熏院

征鞍晓踏山头月,客袂昼披松下风。

况有禅堂供偃息,陶然一枕梦槐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清晨骑马走过山顶月色,白天衣袖在松林间飘动。
更何况还有禅堂可供休息,安然一枕入梦到槐宫。

注释

征鞍:清晨的马鞍。
晓踏:清晨踏行。
山头月:山顶的月亮。
客袂:旅人的衣袖。
昼披:白天披拂。
松下风:松树下的风。
禅堂:禅房。
偃息:休息。
陶然:愉快的样子。
一枕:一觉。
梦槐宫:梦到槐宫(可能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僧庐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致远的世界。"征鞍晓踏山头月",晨光初照,山巅之上已经可以看到夜未退去的明月,征途中的旅人在这清冷的月色中缓缓前行,脚步声响在寂静的山间。此景此情,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客袂昼披松下风",诗人以"客"自称,表明自己是一个旅途中的行者。而"昼披"一词,则勾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阳光透过松林,轻拂过衣袂,带来的是清凉而不燥热的风。这里的"松下风",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况有禅堂供偃息"一句,直接指向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禅定。在这个静谧的空间里,诗人得以安放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宁静。"供偃息"二字,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表明诗人对于内在平和的渴望。

最后一句"陶然一枕梦槐宫",则将这份宁静带入梦乡。"陶然"意味着一种心满意足的状态,而"一枕"则是对这一刻静谧时光的珍视。"梦槐宫"中,"槐"字与"灰"同音,既可指槐树,也有可能暗示尘世的无常。而"梦"字,则让人联想到超越现实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和飞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内在平和状态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深刻的感悟。

收录诗词(5)

李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四明赵制置、史开府劝乡老众宾酒

鄮峰凝瑞,鄞水浮佳气。晴景转,花光媚。

碧幢森大纛,红旆纷千骑。

相遇处,满城鹤发群仙萃。绮席张高会。

鼍鼓笙箫沸。金兽袅,檀烟翠。

玉山环回座,休惜今朝醉。

觞再举,清歌共引千秋岁。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满庭芳.乡老众宾劝制置开府酒

油幕新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府,功在鼎彝中。

慨想东山故侣,烟霞外,久阔仙踪。

今何幸,相逢吐握,谈笑一尊同。

德星,占瑞处,旌麾五马,衮绣三公。

对渭川遗老,绛县仙翁。

厚意杯传绀玉,那堪更,篚实囊红。

拼沈醉,今宵盛事,复见古人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踏莎行.送新城交代李达善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

绣鞍初上马蹄轻,举头便觉长安近。

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

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后凭谁问。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疏山

忙中安得此身閒,杖策西风自往还。

今日已偿云水债,篮舆带雨下疏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