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清禅师赞五首(其四)

风度凝远,杳然靖深。如春在花,如意在琴。

虽甚昭著,莫可追寻。蹶起临济,如磁石针。

形式: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禅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风度凝远,杳然靖深。” 开篇即以风度的深远、宁静,引出禅境的幽远与静谧。这里的“风度”不仅指外在的举止仪态,更蕴含了内在的精神气质,它远离尘嚣,深藏不露,如同禅者的心境,超脱于世俗之外。

“如春在花,如意在琴。” 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禅理比作春天之于花朵,琴音之于人心。春天赋予花朵生命与色彩,禅理则给予人心灵的启迪与和谐。同样地,琴声能触动心灵深处的情感,禅理亦能引领人们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虽甚昭著,莫可追寻。” 这里强调了禅理的显明与普遍性,但又指出其难以捉摸的本质。禅理如同阳光普照,但要真正领悟其真谛,却非易事,需要深入内心,用心去体会。

“蹶起临济,如磁石针。” 最后一句引用了禅宗公案,以“蹶起临济”比喻禅者的机锋与智慧,如同磁石吸引铁针,生动地展现了禅者点化众生、引导悟道的力量。这里不仅体现了禅宗的活泼与机智,也暗示了禅者与众生之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理的诗意化表达,既展现了禅宗的深邃与玄妙,也传达了对禅者智慧与慈悲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灵源清禅师赞五首(其五)

披衣肯来,奔百川而地喘。

袖手归去,碧一天而电收。

闭门无个事,兀坐青两眸。

喝月倒行前日令,呼山入坐上帘钩。

形式:

云盖生日三月初七报慈僧持真求赞

平生脊骨,生铁铸就。关门理锄,揎起两手。

禅者见之,立不敢久。问未及答,已欲返走。

如老黄龙机锋,如英邵武□叟。

如雪峰之崄,如百丈之寿。

末后报慈寺中,笑中打个筋斗。

试问是何宗旨,代云合取狗口。

形式:

黄龙草堂清禅师赞

黄觉晚子,死心季弟。住黄龙山,为十二世。

青春无背面,空花有根蒂。

欲识晦堂背触拳,寒到黄河冻连底。

形式:

香城瑛禅师赞

黄龙三关,初岂拒人。见者伫思,剩却法身。

祐公掉臂直去,悦公追之绝尘。

维瑛实两公之后,观其满腹精神。

木床足折,续之以薪。

则三十年后,当令天下闻之甚富,见之甚贫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