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瑛禅师赞

黄龙三关,初岂拒人。见者伫思,剩却法身。

祐公掉臂直去,悦公追之绝尘。

维瑛实两公之后,观其满腹精神。

木床足折,续之以薪。

则三十年后,当令天下闻之甚富,见之甚贫也。

形式:

鉴赏

这首诗《香城瑛禅师赞》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香城瑛禅师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黄龙三关”,象征着修行之路的艰难与考验,但禅师并未拒绝任何寻求真理之人。接着,“见者伫思,剩却法身”表达了禅师的智慧与慈悲,使得所有见到他的人深思,领悟佛法的真谛。禅师的两位弟子——祐公和悦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追随与传承禅师的精神:祐公直接离去,而悦公则紧随其后,两人的行为都体现了对禅师的尊敬与追随之心。

诗的最后部分,通过描述木床折断后用薪续接的情景,隐喻了禅师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三十年后,禅师的精神将广为人知,成为财富,但同时,它也可能因被过分追求而变得稀缺,如同见之甚贫。这不仅体现了禅师精神的深远影响,也暗示了在追求真理与智慧的过程中,保持谦逊与珍惜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赞美了香城瑛禅师的智慧、慈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真理的同时,要保持谦逊与珍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龙城智公真赞

奉持毗尼,圭璧无玷。研味般若,金刚有焰。

有万其众,感以无心。如象牙雷,如磁石针。

住持此山,垂三十白。殿阁化成,儿孙戢戢。

高明广大,不可形容。稽首寄老,后身宝公。

形式:

石头志庵主赞

自住石头,老无气力。一回上山,一回气急。

禅流相见问宗风,一日两度钵盂湿。

形式: 古风

华药英禅师赞

以铁作喙,名无有双。老住回雁,道冠湘江。

神机之妙,如钟在撞。为功德林,为精进幢。

不动声气,天魔自降。怀我云庵,黄龙的嗣。

说法如云,纵横放肆。孰知此老,胆气相似。

大法付授,良亦在此。是名关西,克家之子。

形式:

宝峰准禅师赞

洞庭无盖,虚空有口。步水东山,藏身北斗。

石门壁立万仞,踞地一声哮吼。

惊得四序回旋,喝下须弥倒走。

是谓湛堂老人,不落威音之后。

形式: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