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处士

江天退卧久沈冥,秋入颠毛翠葆惊。

原宪桑枢贫不病,子真岩石老归耕。

樵风挂席晨昏至,屐齿登山上下平。

鄅稻已收霜橘熟,深心宁逐彻侯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隐居江天,秋意渐浓使我心惊。
像原宪贫困仍无病痛,像子真老去回归山岩耕种。
每日早晚樵夫的风帆经过,登山涉水我的足迹皆平。
鄅地稻谷已收,霜橘也熟了,我的心不追求高官显贵的荣耀。

注释

江天:江边与天空。
沈冥:隐居、沉寂。
颠毛:头发。
翠葆:青翠的草木。
原宪:孔子弟子,以清贫著称。
桑枢:简陋的木门轴。
子真:东汉隐士。
岩石:山岩。
樵风:砍柴人的风帆。
屐齿:木屐的齿。
鄅:古代诸侯国名。
彻侯:古代最高爵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归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首句“江天退卧久沈冥”以宏大的景象开篇,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换,给人一种超然物外之感。紧接着,“秋入颠毛翠葆惊”则描绘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情状,其中“颠毛”指的是草木随风摇动,“翠葆”则形容树木的繁茂,整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下来的“原宪桑枢贫不病,子真岩石老归耕”透露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这里的“原宪”、“桑枢”均是古代隐者居住之处的形容词,“贫不病”说明了隐者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心境自在,"子真岩石老归耕"则表明隐者即使年事已高,也愿意回到大自然中,过着耕作劳作的简单生活。

“樵风挂席晨昏至”、“屐齿登山上下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者的日常生活:一边是早晚不懈地采集柴火,一边是无惧困难地攀爬山路,形象地展现了他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生活状态。

最后,“鄅稻已收霜橘熟”、“深心宁逐彻侯荣”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丰收和内在荣耀的满足。"鄅稻已收霜橘熟"描绘了农事的成果,隐者们辛勤劳作后的收获;“深心宁逐彻侯荣”则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荣华无动于衷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隐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李国博斋中小山作

观阁幽期胜,窗扉列岫连。

千岩状稽岭,一石记平泉。

迥□仙湖境,低围醉幕天。

休论真假意,同是到忘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李秘校省觐毕却赴乘氏

谢遏香囊奕思馀,短亭暾景驾骊驹。

客盘饮嗜丰千蹠,仙舄归飞伴两凫。

官柳摇摇萦早絮,县花的的照晴跗。

东阳玉骨春偏瘦,省对霞朝忆上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杜少卿知陆州

三年去国别尧云,一箧书空此谤分。

贾谊有才偏陨涕,屈原何赋不思君。

谏囊久晦沈馀草,绶笥重开续旧薰。

几日班春向桑野,汉家新诏十行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杨太尉后园假山

韬戟严中府,磓星写翠岑。

岚分一轩翠,云护半庭阴。

谷响迎壶柘,岩光射庑金。

时平非聚米,缓带恣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