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三)

古冢不为家,渔翁举棹出芦花。

湛水无风江月迥,长空撒尽暮天霞。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翻译

古老的坟墓不再是人们的居所,渔翁划着船穿过芦花丛。
水面平静如镜,没有风,只有江月清晰可见,广阔的天空洒满了傍晚的晚霞。

注释

古冢:古老的坟墓。
家:居所。
渔翁:打鱼的老人。
棹:船桨。
芦花:芦苇花。
湛水:清澈的水面。
无风:平静。
江月:江上的月亮。
迥:清晰。
长空:广阔的天空。
暮天霞:傍晚的晚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古冢不为家"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暗示了对生与死、永恒与短暂的思考,古墓不再有人烟,象征着世事变迁。"渔翁举棹出芦花"则引入了一个动态元素,渔翁在芦花丛中划船,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生活的继续流转。

"湛水无风江月迥"描绘了水面平静如镜,映照着明亮的江月,显得广阔而深远。"无风"二字更显静谧,"迥"字则写出月光洒落的辽阔。"长空撒尽暮天霞"最后一句,将视线拉高至广阔的天空,晚霞如洒,展现了壮丽的日暮景色,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逝的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永恒的感慨,以及对渔翁自在生活的羡慕,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

释嗣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二)

贝叶收不尽,一句无私万法印。

千圣满口不能宣,岭梅漏泄春光信。

形式: 偈颂 押[震]韵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一)

新罗渤海,南岳天台。纤尘不碍,岂涉去来。

回头敛念,解脱门开。

反忆善财寻胜友,百城游遍不知回。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二十六首(其二十)

舒无踪,卷无迹,日午晴空轰霹雳。

衲子惊迷失路头,神号鬼哭知何极。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六首(其十九)

乌龟三眼红如火,一角麒麟快似锥。

土宿夜游南赡部,泥牛脚下火星飞。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