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阁偶书

绕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轩。

但将松籁延佳客,常带岚霏认远村。

吴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属芳荪。

馀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欣赏着青山美景仍觉不够,特意穿过树林搭建高阁。
只愿邀请清风松涛的好友,常常带着山岚雾气寻找远方村庄。
乘舟吴地自然能超越傍晚的浊浪,湘妃竹何必执着于芬芳的香荪。
余生疾病缠身期待安养,暂且在此停留以避开喧嚣。

注释

绕舍:环绕房屋。
青山:青翠的山峦。
看未足:看不够。
故:特意。
穿林表:穿过树林。
架危轩:搭建高阁。
但:只。
松籁:松树的声音,指清风。
延:邀请。
佳客:尊贵的客人。
岚霏:山中的云雾。
吴榜:泛指吴地的舟船。
凌晚汰:超越傍晚的浊浪。
湘累:湘妃竹,古代传说中为屈原所化。
属:执着。
芳荪:香荪,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多病:经常生病。
期怡养:期待安养。
聊此:姑且。
栖迟:停留。
一避喧:避开喧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山阁偶书》,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阁楼的闲适生活。首句“绕舍青山看未足”,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美景的喜爱,仿佛看不够。接着,“故穿林表架危轩”写出了山阁的选址,它坐落在树林深处,显得高而险峻。

“但将松籁延佳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以松林的自然声籁迎接好友来访。诗人通过“岚霏”(山间雾气)来描绘周围的环境,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诗意。“吴榜自能凌晚汰”一句,暗示着湖面的船只在傍晚时分自在穿梭,显示出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湘累何苦属芳荪”借用了屈原的典故,表达诗人不追求世俗名利,宁愿像湘妃那样保持高洁。最后两句,“余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诗人自述身体多病,选择在这样的山居生活中寻求愉悦和修养,以此远离尘世的喧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态度,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中峰

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

长松含古翠,衰药动微薰。

自爱苏门啸,怀贤思不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中峰行乐却望北山因而成咏

拂石玩林壑,旷然空色秋。

归云带层巘,疏苇际沧洲。

固自堪长往,何为难久留。

庶将濠上想,聊作剡中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历阳寄金陵衍上人

藓晕莎丛古石房,寺和松竹背秋冈。

骚吟未断云生褐,梵偈重开月照香。

五老旧游应悄默,六朝闲事肯悲凉。

西州独客心摇甚,抹碧江天鸟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无为军

掩映军城隔水乡,人烟景物共苍苍。

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樯。

残笛远砧闻野墅,老苔寒桧看僧房。

狎鸥更有江湖兴,珍重江头白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