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戴圣祖高堂,士礼从知家相作;
子长事安国,尚书真见古文来。
此联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撰,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典籍相融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
上联“戴圣祖高堂,士礼从知家相作”中,“戴圣”指的是《礼记》的编纂者戴圣,他整理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儒家礼仪的重要文献。“高堂”象征着知识与教化的殿堂,这里暗指《礼记》作为儒家礼仪之学的权威著作。“士礼”则代表了士人应当遵循的礼仪规范,通过“从知家相作”,强调了《礼记》对于指导士人行为的重要性。
下联“子长事安国,尚书真见古文来”中,“子长”指的是司马迁,他是《史记》的作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安国”可能是指汉代的学者或官员,这里借以表达对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的高度评价。“尚书”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尚书》,即《书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集,记录了周朝至春秋时期的政治文献。通过“真见古文来”,表达了《史记》如同《尚书》一样,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整体而言,这副集字联不仅展现了何绍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文献及其作者的崇高敬意。通过巧妙地选取与主题相关的词语,联句既富有深意又形式美观,是书法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不详
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别居士,晚号蝯叟。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士礼守容台,本东鲁两圣人所定;
佛书破藏海,是南朝众才子之文。
明理自平居,莫到有事时存两端念;
置身须得地,当为从古来第一等人。
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疑终南紫阁太室三涂,直到上京王者地;
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
无奈荔枝何,前度来迟今太早;
又从苏舫去,主人不饮客常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