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十八贤台》,作者陈舜俞是宋代文人。诗中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台下衣冠已化尘”暗示了历史的沧桑,曾经的繁华人物如今只剩下遗迹。次句“台前颜色尚如新”则以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物的永恒。
诗人进一步通过“林泉合是修行社,岩穴谁非避世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自然环境与隐居生活相得益彰,人们在此寻求心灵的宁静。接下来,“好鸟岂知当日事,幽花何似昔时春”借鸟语花香,暗示世事变迁,只有自然保持着不变的生机。
最后两句“老僧不解论今古,应笑徘徊问隐沦”以老僧的形象收束,他不问世事,对世人的纷扰和古今变迁无动于衷,只是淡然地笑看那些徘徊于世俗与隐逸之间的人们。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隐逸理想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