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风起,东风起,海上百花摇。
十八风鬟云半动,飞花和雨著轻绡。归路碧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风吹拂,海上的花朵随风摇曳生姿。"十八风鬟云半动"运用了比喻,将花朵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展现了花儿在微风中轻轻颤动的动态美。"飞花和雨著轻绡"进一步描绘了花瓣被雨打湿,如同薄纱般在空中飘舞的场景,富有诗意。最后一句"归路碧迢迢"则带出一种空旷寂寥之感,可能是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离别或远行时的思绪,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深远。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清新脱俗,富有画面感的春日小令。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帘漠漠,帘漠漠,天澹一帘秋。
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歌罢海西流。
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君。
千乘载花红一色,人间遥指是祥云。回望海光新。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意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