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樟亭去已远,来上虎头岩。
滩急水移棹,山回风满帆。
石梯迎雨滑,沙井落潮咸。
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风光中的旅行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朋友书信的慰藉之情。开篇“樟亭去已远,来上虎头岩”两句,设置了诗人的行踪,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即虎头岩,给人一种空间上的转换和深入。
接着,“滩急水移棹,山回风满帆”写出了急流冲刷舟楫,山势蜿蜒引起的强劲山风鼓满船帆的壮观。这些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映衬,展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勇敢与激情。
“石梯迎雨滑,沙井落潮咸”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动态的急流、风帆到静态的石梯和沙井,表现出自然景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石梯因雨而变得滑溜,而沙井则随着潮汐的变化而带上咸味。
最后,“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书信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的交织,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和关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飞阁极层台,终南此路回。
山形朝阙去,河势抱关来。
雁过秋风急,蝉鸣宿雾开。
平生无限意,驱马任尘埃。
西园春欲尽,芳草径难分。
静语唯幽鸟,闲眠独使君。
密林生雨气,古石带苔文。
虽去清朝远,朝朝见白云。
夜按双娃禁曲新,东西箫鼓接云津。
舞衫未换红铅湿,歌扇初移翠黛颦。
彩槛烛烟光吐日,画屏香雾暖如春。
西楼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见人。
犬吠双岩碧树间,主人朝出半开关。
汤师阁上留诗别,杜叟桥边载酒还。
栎坞炭烟晴过岭,蓼村渔火夜移湾。
故乡芜没兵戈后,凭向溪南买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