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行

子规催春春欲去,海棠片片飘红雨。

幽人岂无儿女情,懒听画楼莺燕语。

东风吹到古渡头,淡烟渺渺横孤舟。

孤舟撑入菰蒲里,日落未落波悠悠。

远峰几点青未了,前浦冥冥没白鸥。

独倚短篷听渔歌,不知人世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春风行》,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江边渡口的宁静画面。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子规催春春欲去”,以子规鸟的啼鸣象征春天即将消逝,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紧迫感。接着“海棠片片飘红雨”一句,通过海棠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春末夏初的季节特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幽人岂无儿女情,懒听画楼莺燕语”两句,通过对比“幽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疏离。这里的“幽人”并非特指某个人物,而是泛指那些追求心灵宁静、远离尘嚣的人。

“东风吹到古渡头,淡烟渺渺横孤舟”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渡口景象,淡淡的烟雾与孤独的小舟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寂寥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画,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旅途孤独与寂寞的感慨。

“孤舟撑入菰蒲里,日落未落波悠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孤舟在密密的茭白丛中穿行,夕阳尚未完全落下,水面波光粼粼,这一场景既美丽又略带忧伤,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最后,“远峰几点青未了,前浦冥冥没白鸥”描绘了远处山峰与近处水面上的白鸥,虽然画面看似宁静,但“冥冥”一词暗示了某种不可知的、深邃的意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1)

陈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 字:刚中
  • 号:勿庵
  • 籍贯: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
  • 生卒年:1259 — 1309

相关古诗词

题壁

我不学寇丞相,地黄变发发如漆。

又不学张长史,醉后挥毫扫狂墨。

平生绀发三千丈,几度和云眠石上。

不合感时怒冲冠,天公罚作圆顶相。

肺肝本无儿女情,亦岂惜此双鬓青。

只忆山间秋月冷,搔首不见髼松影。

形式: 古风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其一)

拜扫归来走钿车,二年寒食住京华。

自怜惯识金莲烛,奉使虚随八月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其二)

回首扶桑铜柱标,芙蓉帐暖度春宵。

清明寒食谁家哭,折戟沈沙铁未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其三)

关山迢递古交州,物换星移几度秋。

微雨微风寒食节,夷歌铜鼓不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