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稻苗初绿,畦桑叶渐稠。
羡人耕凿好,宽我乱离忧。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农田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水稻苗初绿”,生动展现了初夏时节水稻幼苗刚刚萌发,一片嫩绿的生机勃勃之景。接着,“畦桑叶渐稠”则描绘了桑树叶子逐渐茂密的场景,暗示着农事活动的繁忙和丰收的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羡人耕凿好,宽我乱离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耕作的羡慕之情,以及这种劳动带来的安定感,能够暂时缓解因战乱或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纷扰,诗人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农忙的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情感,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树暗云更深,鸟啼春已去。
多谢桃源人,能留远人住。
传闻渝水上,蔽日甲兵尘。
野战哀田叟,山行泣妇人。
风藤摇曲巷,烟柳暗长渠。
饥鹘无时下,浮鸥却自如。
莫年生计违,头白独如期。
争似儿童日,渔樵逐队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