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

白日苍茫落易水,悲风动地萧条起。

荆卿入秦功不成,遗恨骊山暮烟紫。

昔年此地别燕丹,哀歌变征风雨阑。

白虹翕翕贯燕市,黄金台下阴云寒。

袖中宝刀霜华重,此事千秋竟成梦。

十三杀人徒尔为,百二河山俨不动。

呜呼,荆卿磊落殊不伦,渐离慷慨得其真!

长安无限屠刀肆,独有吹箫击筑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易水歌》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荆轲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豪情与历史命运的深刻感慨。

首句“白日苍茫落易水”,描绘出一幅苍凉的画面,夕阳西下,易水边一片凄迷,奠定了全诗悲壮的基调。接着“悲风动地萧条起”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氛围,风声凄厉,大地萧瑟,营造出一种肃杀之感。

“荆卿入秦功不成,遗恨骊山暮烟紫。”这里提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虽然未能成功,但其英勇之举却让后人铭记于心,骊山暮烟紫更是将这份遗憾与怀念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昔年此地别燕丹,哀歌变征风雨阑。”诗人通过回忆当年荆轲与燕丹分别时的情景,以及随后的悲壮歌声,展现了英雄末路的凄美与悲壮。

“白虹翕翕贯燕市,黄金台下阴云寒。”这两句描绘了荆轲行刺前的场景,白虹贯穿燕市,黄金台下的阴云更添了几分寒意,象征着荆轲行动的决绝与悲凉。

“袖中宝刀霜华重,此事千秋竟成梦。”宝刀在荆轲袖中,其锋利如同霜华,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梦,表达了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惋惜。

“十三杀人徒尔为,百二河山俨不动。”这里借荆轲的往事,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即使荆轲英勇杀敌,也无法改变江山稳固的局面。

最后,“呜呼,荆卿磊落殊不伦,渐离慷慨得其真!”诗人感叹荆轲的磊落与不同凡响,以及与之相比,其他人的慷慨激昂。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长安无限屠刀肆,独有吹箫击筑人。”对比长安的血腥与暴力,只有那些吹箫击筑的人能够带来一丝宁静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艺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对现实的反思,既有对英雄事迹的赞美,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66)

夏完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 字:存古
  • 号:小隐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 生卒年:1631~1647

相关古诗词

明妃篇

红粉三千貌不同,倾城不买夺画工。

夜夜秋光长信殿,年年春色未央宫。

忽闻诏选赐匈奴,绝代良家请嫁胡。

锦袖乍娇红靺鞨,金井长辞玉辘轳。

如花慷慨违金阕,紫台薄命音尘绝。

环佩朝辞汉殿云,氍毹夜舞交河雪。

宝马行行归朔漠,酒酣还奏宫中乐。

单于帐里月华高,燕支山下花光薄。

银筝锦拍按琵琶,一代红颜绝塞沙。

待生青冢愁中草,始信朝阳梦里花。

形式: 古风

细林野哭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局脊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形式: 古风

故宫行

朝登建康城,暮宿丹阳道。

黄尘落日大江流,紫陌微寒故宫草。

故宫烟雨动新愁,华屋参差成古丘。

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

六代繁华如在眼,真龙不动河山转。

春光缥缈景阳宫,月色徘徊芳乐苑。

细雨深宫花落迟,轻风合殿香飘远。

花香十里到平康,莫愁歌舞冶游郎。

侠少尽骑青络马,交游争系紫罗囊。

鸳鸯两两芙蓉沼,鹦鹉双双玳瑁梁。

一朝景物如反掌,富贵风流竟长往。

玄武池边暮雨来,朱雀门前春草长。

美女琵琶塞上行,绮构云连空复情。

行人夜雨乌衣巷,归雁秋风白下城。

登临千载空回首,陈井梁宫竟谁有!

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

台城下接孝陵西,无限枝头乌夜啼。

杨花风起过江去,薄暮如烟满大堤。

形式: 古风

吴江野哭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

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

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

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

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

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

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