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

二十馀年寄邺城,归来谁不讶狂生。

白头况带风尘色,青眼深知父老情。

共话江湖多故事,自怜词赋亦空名。

仲宣踪迹犹无定,遥指浮云意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还家》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诗人历经二十年漂泊后归乡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首联“二十馀年寄邺城,归来谁不讶狂生”,开篇即点明诗人长期在外,如今归来,家乡的人们或许会惊讶于他的变化,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的种种变故。

颔联“白头况带风尘色,青眼深知父老情”,通过“白头”与“风尘色”描绘了诗人年华已逝、饱经沧桑的形象,同时“青眼”一词则透露出他对父老乡亲深厚的情感,即使多年未见,那份亲情依然深藏心底。

颈联“共话江湖多故事,自怜词赋亦空名”,诗人与家乡的朋友们聚谈,分享着各自在外的经历与故事,同时也对自己过去的创作感到一丝自嘲,似乎在说自己的才华并未带来实际的成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尾联“仲宣踪迹犹无定,遥指浮云意未平”,以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的典故,暗喻自己如同王粲一般,一生漂泊不定,心绪难平。这里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不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生动展现了诗人归乡时复杂的心情,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千秋颂上恒易赵殿下

殿阁祥云绕凤麟,蟠桃特出荐佳辰。

词林共仰天葩润,艺圃同瞻睿藻新。

招隐久虚青玉案,论交先访白纶巾。

仙胎未识金银气,鹤算平分阆苑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夏夜大雨寄怀崔驸马懋仁

邺王城外雨漫漫,旅客惊心夏欲残。

平地波涛吞道路,极天云雾失峰峦。

疏灯闪闪沧洲夕,乱苇萧萧白鹭寒。

遥想月明吹凤管,倚楼何处望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蔡春台兵宪兼忆王凤洲廉宪

两守姑苏何太劳,君今海上拥旌旄。

龙腾地得三春雨,鲸缩天收万里涛。

岁稔不忧吴税重,时平谩学楚词高。

陆机相近应同赋,秋气争雄见二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门人王少海陆石虹二子因悼商洛山同贾于邺未几病殂久淹旅榇作诗讽之

叔牙义气亦空闻,帝里名交邺下坟。

异土抱疴骸骨在,同乡负德死生分。

逍遥燕市酣春色,呜咽洹流暗暮云。

龙种徒能千里足,凤雏何用九苞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