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蜀可准大师远寄之什

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

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无人知晓哪条路能追寻攀登,只能空想人世与超凡脱俗的境界。
闭口不言如同隐士般生活,传授心法无需询问祖师的山林。
禅定中不停留任何念想才是真定,讲说之处悟到无生无灭方才得闲。
珍贵的教诲跨越遥远寄予你,眺望西边群峰重叠,景致柔弱而连绵。

注释

莫知:不知道。
何路:哪条路。
追攀:追寻攀登。
空想:幻想。
人间:人世间。
出世间:超脱尘世的境界。
杜口:闭口不言。
已同:已经如同。
居士室:隐士的居所。
传心:传授心法。
祖师山:祖师居住的山林。
禅中:在禅定中。
不住:不停留。
方为定:才是真正的定境。
说处:讲述的地方。
无生:无生无灭之理。
始是闲:才算是真正的清闲。
珍重:珍惜重视。
希音:稀有难得的教诲。
远相寄:从远方寄予你。
乱峰:群峰错落。
西望:向西眺望。
叠孱颜:山峰重叠,姿态柔弱而连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禅学思想。从语言风格来看,这应该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题为《和西蜀可准大师远寄之什》。

"莫知何路去追攀,空想人间出世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既有探寻彼此之间联系的渴望,也有超脱尘世的愿景。

"杜口已同居士室,传心休问祖师山。" 这两句则是说两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灵相通,就如同住在同一所房子里,不需要询问祖师之山,因为心与心之间已经有了交流。

"禅中不住方为定,说处无生始是闲。"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即在禅定的状态中,心不停留于任何一处,这才是真正的定境;同时,只有破除了生死的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悠闲自得。

"珍重希音远相寄,乱峰西望叠孱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声音的珍视,以及在乱石林立的山峰中向西眺望,心情绵远复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情和禅学理念,表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物我两忘的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书记

繁极全分青帝功,开时独占上春风。

吴姬舞雪非真艳,汉后题诗是怨红。

远蝶恋香抛别苑,野莺衔得出深宫。

君看万态当筵处,羞杀蔷薇点碎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岷公送李评事往宜春

兵火销邻境,龙沙有去人。

江潭牵兴远,风物入题新。

雪湛将残腊,霞明向早春。

郡侯开宴处,桃李照歌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

百病煎衰朽,栖迟战国中。

思量青壁寺,行坐赤松风。

道寄虚无合,书传往复空。

可怜禅月子,香火国门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