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岭

五峤崔巍此最东,天将奇险界蛮中。

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

天末几回瞻北斗,林端犹未换西风。

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胡承珙所作的《大庾岭》,描绘了大庾岭的壮丽景色和诗人身处其间的感受。首句"五峤崔巍此最东",形象地写出大庾岭作为五岭之一,地理位置的东端,山势高峻。接下来的"天将奇险界蛮中",强调了大庾岭在地理上的险要,仿佛是自然天成的屏障,分隔了中原与南方蛮荒之地。

"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通过描绘气候和动植物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岭南独特的热带气息,以及山壑间野生动物的威猛。"天末几回瞻北斗",表达了诗人遥望北方故乡的思乡之情,而"林端犹未换西风"则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尚未到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期待。

最后两句"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像古人黄耳那样传递家书,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自嘲两鬓斑白,流露出旅居在外的艰辛和岁月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庾岭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意境。

收录诗词(73)

胡承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西岭

一径穿岚翠,征程万仞悬。

危桥横绝壑,乱石泻飞泉。

山峙同螺绾,人行作蚁旋。

徘徊看双柱,搔手问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

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

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

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

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

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

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

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

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

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

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形式: 古风

邓完白登岱图

日观峰颠置完白,人奇境奇两难得。

画之又得罗两峰,叱石驱云致不同。

斯游奚止四十年,我今展图犹眼前。

先生精彩固不敝,奋袂盱衡见其概。

今我老惫复坎坷,行吟一室茧缚窝。

夜来有梦尚磈磊,倚杖黄山看云海。

呜呼完翁那可再,泰山鬼卒今安在?

独立远想成苍茫,情恻语悄何能长。

会当寻君还大荒,收揽魂魄从云将。

形式: 古风

书见素居壁(其一)

夙龄忝文学,图史颇贯弗。

因缘平仲知,遂辱扬雄荐。

仇书入虎观,作赋奏金殿。

一朝拜恩命,绾绶出山县。

童律幸可通,磔狱苦非练。

聱聱听搒捶,屑屑领簿案。

徒隶陪侍从,侏獶侧欢宴。

腰低骨已折,口恧心屡战。

尘颜怯持镜,自揣久淄变。

经营数间屋,聊用置几砚。

破书百余卷,中有古英彦。

相从理素业,冀见本来面。

怀居谅为愧,成性习其便。

土思日悄悄,寓也何所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