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桓侯庙》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对桓侯庙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首联“君侯正气足千秋,江上祠堂剑佩留”,开篇即以“君侯”尊称,赞颂其正气长存,千年不衰。江边的祠堂中,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剑佩相击的威严与庄重,引人遐想。
颔联“武定荆梁推虎将,文成刁斗羡名流”,进一步描绘了桓侯在军事和文治上的卓越成就。他如同猛虎一般,平定了荆楚和梁地,功勋卓著;而他的文治也令人钦羡,如同刁斗声声,传扬四方。
颈联“云安故垒烽烟静,天目孤城甲马游”,通过对比昔日烽火连天的战场与今日云安故垒的宁静,以及天目孤城中甲马的游动,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和平的珍贵。同时,也暗示了桓侯的英名虽已远去,但其精神仍在世间流传。
尾联“扶汉精灵犹未了,英风凛凛在神州”,表达了对桓侯精神的永恒怀念。尽管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故事或许会被时间冲淡,但桓侯的精神却如同凛冽的风,永远激荡在神州大地上,激励着后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不仅展现了桓侯的丰功伟绩,更传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