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像维那写老病阿师像请赞》中的一段。诗人以芙蓉和丹山为象征,赞美了老病阿师的内在品质。"芙蓉之枝,丹山之儿"形象地描绘出阿师如芙蓉般洁净,如丹山般坚韧。"一丝联自信,三昧约谁知"表达了阿师对自己修行的坚定信念和深邃智慧,这种境界寻常人难以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珊瑚寒月堕影,琥珀老松流滋"运用珊瑚和琥珀的意象,比喻阿师的品格如寒月下的珊瑚般晶莹剔透,如老松中的琥珀般凝聚岁月的精华。"诸缘豁净兮山空秋壮,万态变通兮华丽春脂"则进一步描绘出阿师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如同秋天的山川空旷壮丽,又如春天的繁华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释正觉对老病阿师的敬仰和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具有浓厚的禅意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