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道教、儒家和佛教,三种教派归于统一,看来平等无差别。
道的力量源自天地,万物变化都以此为基础。
佛祖在灵山证得成果,六年之后又在雪岭修炼佛法。
儒家倡导温文尔雅、恭敬节俭,成为历代帝王的导师。
道家传授秘法,佛教传播方便之道,强调忍耐与慈悲。
孔子作为大成至圣,无需比较高低。
我们都是后来者,不应过分区分自我与他人,争论对错。
不必争执,三位尊者一体,共同敬仰和归依。

注释

道:道教。
儒:儒家。
归一:统一。
平等:无差别。
天地:宇宙。
基:基础。
佛:佛教。
灵山:佛教圣地。
雪岭:雪山之巅。
忍辱:忍受侮辱。
慈悲:仁慈。
大成至圣:孔子的尊称。
分人我:区分自我与他人。
说是谈非:争论对错。
三尊一体:三位尊者指道、佛、儒。
皈依:信仰归向。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满庭芳》是一首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哲理小词。开篇强调三教合一,认为道、释、儒虽各有其道,但在根本上是平等的。接着,词中提到道家的天地之道是万物变化的根本,佛教中的佛祖在灵山修行证果,又在雪岭深修,体现了佛法的精进。儒家则以其温良恭俭的教诲,成为历代帝王的导师。

词中进一步阐述,道法、佛理都注重忍辱与慈悲,儒家的大成至圣孔子并未强调自我高下,而是教导人们勿论人我是非。最后,词以劝诫的口吻,呼吁后学者不要执着于争论三教的优劣,而应共同尊奉三尊(道、佛、儒)为至高信仰,一同瞻仰和归依。

整首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对和谐统一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考。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寿竹长青,寿松高耸,寿山寿水俱全。

寿星寿夜,寿象现中天。

寿祝长生不老,寿香一炷,宝鼎龙涎。

寿童引,寿龟寿鹤,寿烛比金莲。

寿盘添寿果,寿桃初熟,寿满三千。

寿筵歌寿曲,寿酒与流连。寿从今,去福寿无边。

寿仁者,寿门高大,福寿永绵绵。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庭芳

减饭除情,敌魔战睡,圣贤学道根基。

进人退己,用事契心机。

遇境休生烟火,安闲处、性要无疑。

争知道,洪波跳出,却还入希夷。

罢贪酒色酒气,掣开利锁,截断嗔痴。

完全性命,物外何为。

悟彻元初色相,功成也、归去来兮。

乘丹凤,蓬莱宫里,独步访钟离。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儿女如花,妻颜似玉,算来眼下时光。

积财千万,难买不无常。

蓦地阴公来请,无辞诉、更不推忙。

空归去,资财换主,儿女各分张。

聪明贤达者,早离火院,躲了忙忙。

逍遥散诞,落个清闲,饥后巡门化饭,寒来纸布衣裳。

无牵系,神仙未了,落得寿延长。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满庭芳

身是庵儿,性为庵主,耳目便是门窗。

壁中为舍,腹是厨房。

心是当厨博士,运水火、炼就元阳。

心宁守,依时饭熟,盛与主人尝。

休出庵外去,些儿迷路,难奔家乡。

端然庵内坐,修补中央。运就金梁玉柱。

透清风明月灵光。安然坐,不摇不动,怕甚恶风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