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桃源图

仙境悠然隔世尘,此中俱是避秦人。

衣冠不识君臣礼,风俗惟知父子亲。

两岸落花飞片片,半溪新水涨粼粼。

重来刘骥无消息,更有何人解问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桃源图景。诗人以“仙境悠然隔世尘”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远离了世俗的纷扰。接着,“此中俱是避秦人”一句,不仅点明了这里的居民如同避乱的古人一般,追求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理想化的避世之所。

“衣冠不识君臣礼,风俗惟知父子亲”两句,通过对比古今社会的礼仪制度,强调了桃源中人们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和深厚的家族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越功利、回归自然的人际关系。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形成鲜明对比。

“两岸落花飞片片,半溪新水涨粼粼”则是一幅动态的春日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落花随风飘舞,溪水潺潺流淌,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最后,“重来刘骥无消息,更有何人解问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刘骥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访客或先贤,而“无消息”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同时,诗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更有何人解问津”,既是对未来访者的一种期待,也是对如何寻找到这片桃源之境的思考,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源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蕴含了对自然、亲情、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

王节(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里思

长安一去五千里,思心日夜如流水。

寂寂鳞鸿沧海涯,依依桑梓斜阳里。

隔叶啼莺不可听,闭门芳草空复情。

人生出处古来有,南北相思同月明。

形式: 古风

谷亭闸登眺

客愁长在两眉边,惟有看山一莞然。

却怪故山看不见,愁眉还上闸河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病中强和东沙春官夏日诗(其一)

江乡暑气溽,心静自清虚。

草色门前径,榆阴屋外渠。

养生无异术,娱老有閒书。

羡彼沙头鸟,浮游日自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病中强和东沙春官夏日诗(其二)

欲觅广寒路,缘无万仞梯。

就凉凭竹牖,扶病涉花溪。

庭雀依人噪,桑鸠逐妇啼。

不冠兼不袜,长畏报轮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