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其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婵娟色最浓。

形式: 词牌: 竹枝

翻译

层层叠叠的石壁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木,万木丛中白云轻轻飘过,遮掩住碧绿的芙蓉花。
在昭君溪边,每年每月的月光,特别照耀出那明亮而美丽的景色,其中婵娟(指月亮)的色彩最为浓郁。

注释

石壁:形容山崖陡峭,岩石众多。
树万重:树木繁多,形容茂盛。
白云:洁白的云彩。
碧芙蓉:绿色的芙蓉花,代指清丽的景色。
昭君溪:历史上的地名,与王昭君有关。
婵娟:月亮,这里借指美女或美好的事物。
色最浓:色彩最鲜明,引申为景色最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竹枝词》之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精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石壁千重树万重”,这句诗描绘了一片层层叠叠的山峦与茂密的林木,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深远和立体感。这里的“千重”和“万重”并非实指,而是形容山石和树木的众多与错综复杂,营造出一片古老幽静的自然景观。

“白云斜掩碧芙蓉”,则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天空中飘逸的白云,它们似在半遮半露间轻柔地覆盖着山中的碧绿之物——芙蓉(可能指的是荷花)。这里的“斜掩”给人一种美好的意象,似乎是自然界最柔和的抚触。

接着,“昭君溪上年年月”,诗人提到昭君溪,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古老的传奇色彩。这里的“年年月”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昭君溪在不同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最后,“偏照婵娟色最浓”,则写出了阳光如何选择性地洒落在昭君溪上,那些婀娜多姿的地方收获了最为浓郁的色彩。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流露,透露出一种独钟与偏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25)

李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诗》一卷。存词六首

  • 字:不详
  •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 生卒年:约80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竹枝词(其四)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东风忆建溪。

形式: 词牌: 竹枝

过招隐寺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方城汉水旧城池,陵谷依然世自移。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一)

单于都护再分疆,西引双旌出帝乡。

朝日诏书添战马,即闻千骑取河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