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苔

深苔何所若,苦咏费毫尖。

绕绕水仙发,茸茸蛟客髯。

绿萦秋石净,嫩值翠篙黏。

尚芼参差荇,薄言无此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深深的青苔像什么呢,苦涩的吟咏耗费着笔尖。
流水般的水仙绽放,细软的蛟龙须发飘扬。
绿色环绕着秋天的洁净石头,嫩叶粘附在翠绿的竹竿上。
我还在采摘参差不齐的荇菜,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

注释

深苔:深厚的苔藓。
若:比作。
苦咏:苦涩的吟诗。
毫尖:笔尖。
绕绕:流水般。
水仙:水仙花。
茸茸:细软的样子。
蛟客:比喻蛟龙。
绿萦:绿色环绕。
秋石:秋天的石头。
净:洁净。
翠篙:翠绿的竹竿。
尚芼:还在采摘。
参差:长短不齐。
荇:荇菜。
薄言:姑且说。
嫌:嫌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水苔》,通过对水苔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首句“深苔何所若”以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水苔深深扎根于水中的想象。接下来的“苦咏费毫尖”则表达了诗人对水苔形态的专注观察和深情吟咏。

“绕绕水仙发,茸茸蛟客髯”运用了比喻,将水苔比作水仙的秀发和蛟龙的须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苔的柔美与飘逸。接着,“绿萦秋石净,嫩值翠篙黏”进一步描绘了水苔在秋季清澈水面的映衬下,绿色如丝,与秋石相映成趣,又与翠篙紧密相连的景象。

最后两句“尚芼参差荇,薄言无此嫌”寓意深刻,水苔虽微小,却能点缀水面,如同采摘荇菜般自然,诗人表达出对水苔的喜爱,认为它并无丝毫令人嫌弃之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赞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水荭

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

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

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

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牛背双鸲鹆

牛背双鸲鹆,烟陂共入时。

草枯行解美,日晚趁群迟。

閒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

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常随轻骑猎,不独朱门守。

鹰前任指踪,雪下还狂走。

人思上蔡迟,书寄华亭后。

莫将呼作龙,粱肉才经口。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王公慥东归

行色上东陌,秋槐叶乱飞。

囊无一钱用,箧有古书归。

羸驷嘶寒草,荒城背落晖。

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