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故宫作为万国朝拜之地的威严景象,以及昔日帝王征召贤士、赏赐他国的荣耀。"万国朝宗拜紫宸"展现了故宫作为政治中心的崇高地位,而"谁望属车尘"则暗示了如今的冷清与变迁。诗人提及"少室征奇士"和"高丽进美人",反映出古代君主求贤若渴和外交活动的风采。
"朝会宝灯沈转漏"描绘了宫廷庆典的庄重与时间的流逝,"授时玉历罢颁春"则体现了皇家对农事的重视和时节的掌控。然而,最后一句"街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则转向了现实,以一位曾经的官员视角,感慨世事如梦,如今只能在街头穿着平民服装,回忆往昔作为草臣参与朝政的日子,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和人生的无常之叹。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寓言深远,具有鲜明的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