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丛棘。
秋风一披拂,苒苒弄寒色。
物芳时辄改,百岁几食息。
长忧髀肉生,悲歌涕沾臆。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充满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离离牵牛花,萦蔓绕丛棘"中的"牵牛花"通常指的是野草,其生长姿态给人以坚韧不拔之感,但在这里,它却被描绘得弱小而又孤独,被荆棘缠绕,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秋风轻拂过,牵牛花的颜色变得更加苍白,似乎也透露出了一种悲凉。
"物芳时辄改,百岁几食息"一句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无常。物象随着季节更替而改变,而人类一生的幸福时光却如此短暂,仅如晨露般易逝。
"长忧髀肉生,悲歌涕沾臆"中的"长忧"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哀愁,而"髀肉"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以说明忧虑之重,似乎已经渗透到了骨髓。"悲歌涕沾臆"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悲伤之情,那种哀怨之声似乎已湿润了衣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不详
李珙子。孝宗淳熙间进士。授安福县尉,累迁左司谏。尝上封事,辞气激烈。因忤韩侂胄罢归,筑圃云峰以居
西风入商管,众木夜有声。
候虫竟何为,聒聒终夕鸣。
彼亦有所思,感此岁月征。
人生岂异适,长啸一拊楹。
举目看来皆画屏,只因栏槛接苍冥。
江湖二水一般白,吴越两山相对青。
云北云南何处没,潮生潮落几时停。
西偏不被斜阳碍,直见家山与洞庭。
乞与东风十日晴,放教杖屦步云轻。
客闲到处俱诗往,春色浓时载酒行。
别去江山如识面,重来花鸟更关情。
一官休羡无毡冷,官冷元来愈觉清。
过客烦瞻视,当途独有名。
几人行大道,用尔算前程。
土石仪形久,山河里数明。
从兹知正路,捷径谩纵横。